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不规范,未能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研究领域,这种失范引发了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认识上的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早期研究范围的人为收缩、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人为区分、美国学派比较研究的漫无边际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无所不包。这也直接导致了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绵延不断,而重新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领域、试图从研究范围这一角度出发来解决比较文学研究的危机与困惑,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领域 学科危机 重新规范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在文艺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多数作家、学者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产生了不少优秀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的东西也在滋长蔓延,其主要表现是:“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

  • 标签: 历史虚无主义 文艺作品 改革开放 学术著作 主要表现 英雄人物
  • 简介:20世纪90年代文学中新口号、新命名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活力、辐射和影响在下降,而文学编辑的作用在提升,文学创作、批评和理论等各个环节都受到期刊栏目的设置、出版社的选题等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形成一种文学命名运动,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挽回文学的颓势,但从中可以发现其中的生产逻辑和操作机制,

  • 标签: 新市民小说 市民社会 90年代文学 20世纪 文学编辑 文学创作
  • 简介:中西人文交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张江与德汉两位教授的对话——《开创中西人文交流和对话的新时代》①,却不乏新意,既有理论建构,也有现实关切,本身即是一场饶有意味的跨文化、跨学科对话,读来颇受启发。笔者赞同两位教授的观点:中西人文学术交流呈现巨大逆差,中国学者仍待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语言障碍、综合国力还是中国学者缺乏自信等等,都只是现象,而非问题的根源。本文将以文学为代表的人文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政治哲学为理论基础,从文学世界秩序图式和文学公共领域视角探讨中西人文交流的关键问题。

  • 标签: 文学公共领域 世界秩序 人文交流 重构 学科对话 中国学者
  • 简介:东南亚华文文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学影响下的产物。最初出现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有强烈的侨民文学色彩,同时也显露出本地化倾向。东南亚华文文学史上有两组大问题:一组是侨民文学与本地文学的问题,它关系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源流与自身传统;另一组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关系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精神核心与艺术特色,两组问题相互关联。本文讨论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并提出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 标签: 东南亚华文文学 侨民文艺 本地化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晚清乌托邦小说作为一个"话语形构"的产生过程,讨论生产这个"乌托邦话语"的操作模式:"公共领域"与文艺报刊的关系。瓦格纳(RudolfWagner)依据近代中国历史语境,重新厘定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公共领域"的概念,敏锐地指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是由上层(清廷)至下层(平民)所组成。依据上述的理论框架,本文讨论晚清乌托邦小说是如何作为一种舆论工具,连同文艺报刊是如何作为舆论平台的问题。本文以《月月小说》及《竞立社小说月报》出版的乌托邦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与清廷上层对话的关系。由此展示"新中国"是如何在叙述过程之中成为一个被建构的概念。这种展示舆论的生产过程,将成为研究晚清"乌托邦话语"形成之另一途径。

  • 标签: 公共领域 乌托邦想象 国家叙述 新小说 话语形构
  • 简介:1949年之后,“中国科幻电影”这一类目对于“中国形象”的关注和呈现,一直非常明显地呈现出对现实政治状况、中国文化传统以及复杂国际关系的体察、困惑和思考。在“十七年”期间以《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为代表的“畅想曲”式影片,往往以“劳动者”统摄对新中国形象的刻画和展望。这一形象既鲜明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消除身份差异的乌托邦式愿望,同时也暗含着背后的深刻裂隙。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映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和《男人的世界》等影片,更加强调中国形象的外部性,尤其从国际政治、科技文明和现实文化导向的多个层面,反向凸显出当时人们对中国未来的忧思和期望。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国产科幻电影的市场化和类型化特征愈发明显,影片制作流程逐渐国际化,而中国形象或者成为好莱坞式政府形象的翻版。或者逐渐退居幕后。科幻电影里“中国形象”的塑造,其根源与当下人们对人类未来的整体构想密不可分,因此在银幕上重构文化意义与民族意义上的“中国”,实质上要求着一种对于中国未来之想象的具象化呈现。

  • 标签: 科幻电影 中国形象 未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