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评判一件油画作品“艺术品位格调”的高低,最主要是看该件作品中有益于提高观赏者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一位合格的艺术家,必须要具备独立的美学思想和人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对话、全球一体化的平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领地与价值所在。在艺术创作的具体实践中,不论选择怎样的题材,怎样的语言范式,怎样的技巧,透过平实的视觉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怀,忠于自己的绘画理想和崇高的审美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简介:如今,人们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女作家的印象,恐怕无不被近些年来重新浮出历史地表并形成阅读高峰与研究热潮的张爱玲和苏青所占据。其实。当年与她们同时盛开在上海文坛百花园、各怀馥郁的女作家还有很多。比如,1944年5月号的《春秋》杂志上曾刊登过东吴大学毕业的女作家陶岚影的一篇《闲话“小姐作家”》,其文用幽默的笔调盘点了当时初登文坛的十余位年轻女作家,除张爱玲以外,还介绍了“东吴系女作家”中的施济美、俞昭明、汤雪华、程育真、杨琇珍、邢禾丽、郑家瑷、练元秀,周瘦鹃的女儿周玲,以及话剧演员作家李宗善、江泓、马笑侬等,真可谓群芳竞艳,蔚为大观。她们和张爱玲“卖文为生”不同,在当时就几乎都有各自的社会工作,而即使是业余的创作生涯也十分短暂,解放后就各安其职,不再执笔,像施济美和俞昭明献身教育,汤雪华改行做纺织工人,李宗善随先生去了哈军工教书,等等。因此,她们作为或饱满或稚嫩的文学种子,在步入各自真正的成熟期以前就停止了生长,她们的文名不见于现代文学史、不为今天的读者所知也可以理解。如今,那些曾经受人瞩目的“小姐作家”大多已长眠地下,目前可以确定硕果犹存的仅有程育真、周玲、练元秀、李宗善四位。此篇就是那个曾被陶岚影称为“顽皮的姑娘”的练元秀,应邀为本刊撰写的回忆文章。年轻时,练元秀的美丽曾得到一些“鸳鸯蝴蝶派”老作家们的交口称赞,如今,她已85岁高龄,虽已在岁月的打磨下变身为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却依然健康幸福地生活在上海,儿孙绕膝,三代同堂。讲起“迪歇辰光”,她那健铄的精神,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就在一口动听的吴侬软语中毕现无疑。
简介:今天来跟大家讨论讨论陆羽与茶道,特别是从唐代起通过饮茶所发展出的审美观,涉及了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的历史资料,我是很偶然进入的。我一直在美国教书,一九九一年我回到我的母校台湾大学教明代文化意识史,探讨社会经济演进与人们心理意识变化的关系。那个时候台湾发展茶室文化,提倡品茶,希望借着喝茶审美,从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位朋友说,日本人发展茶道,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发展茶艺,我就说,道和艺之问是有区别的,道涉及形而上的思考、文化价值的思考;“茶艺”,只会引向技艺方面的提升,层次是比较低的。他说,你学历史的,请你去找点茶文化资料,整理整理,让我们知道中国历代到底是怎么喝茶的。给他们这么一激励,我就去整理了有关茶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