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这本《散文创作审美》,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傅德岷的学术著作,它探索了散文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并赏析了中外诸家的代表作品,内容汪洋恣肆,博采众长,颇有份量。创作经验谈、文艺理论等,对于帮助作者多方借鉴把自己零碎的经验升华起来,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并使它系统化,条理化,当然有相当大的作用。写作这类文章的,作家和大学里面的学者居多。作家的创作经验谈,好处是来自自

  • 标签: 散文创作 系列问题 傅德岷 审美 古今散文 散文艺术
  • 简介:摘要评判一件油画作品“艺术品位格调”的高低,最主要是看该件作品中有益于提高观赏者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一位合格的艺术家,必须要具备独立的美学思想和人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对话、全球一体化的平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领地价值所在。在艺术创作的具体实践中,不论选择怎样的题材,怎样的语言范式,怎样的技巧,透过平实的视觉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怀,忠于自己的绘画理想和崇高的审美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 标签:
  • 简介:笔者一向认为,王充闾散文创作是当下现代汉语文学创作一个极值得研究的案例。这并不是因为王充闾散文获得了当代散文创作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并且在散文界享有越来越高的声誉,而是在我看来,王充闾的散文创作集中地体现着自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汉语文学由古代汉语文学向现代汉语文学转型的一些重要特征。古代汉语文学建立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生活历史的基础之上,展现着延绵五千年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美学理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思想体系艺术传统,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 标签: 散文创作 王充闾 心理分析 五四新文学运动 审美 汉语文学
  • 简介:新时期舞蹈创作创作个性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一,从创作取向上看,创作个体的差异会在创作取向上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创作视角。但是无论创作取向如何.它都是对社会现实环境直接的或曲折的反映。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创作者会表现出他的创作活动的习惯的、稳定的倾向,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 标签: 个性化创作 舞蹈创作 审美观 创作取向 创作个性 创作视角
  • 简介:我一直希望能回避离现实过近的题材,这类题材我写起来太过沉溺,又苦又累。可我的创作恰又是在现有生活的提醒和刺激下才开始的,倒也不是非要写不可,而是不写不得解脱,只得写来。着笔又恐情绪不定愤懑难平,不得不反复调整,自然文本中的许多意味也是经过调整而来,绝非由来就是。

  • 标签: 生活 创作 题材 调整
  • 简介:<正>一般说,历史厚度和乡土厚度是一些文学作品具有底蕴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如果将教科书意义上的历史学放到一边的话,历史对于创作者来说是时间性的。对一个作家,或者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乡土就是他生命原初鲜活和蓬勃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在城市,对于他来说也是乡土。鲁迅的鲁镇是鲁迅的乡土,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的乡土。从当下人所处的境地能够看出创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即切入时间的问题和切入乡土的问题。

  • 标签: 帕慕克 文学作品 理论体系 现代性 源头性 鲜活感
  • 简介:杜甫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创作在诗歌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其中疾病诗备受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论述杜甫患病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一、疾病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长期静卧的病人更容易陷入思考或者幻想,并容易长久地痴迷其间;二、疾病会使人的生命意识变得突出;三、疾病能改变人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而且会加深人对生活的认识,能极为敏锐地捕捉到常人所察觉不到的东西,洞察生活真相;四、疾病往往使病人产生不适、孤独、恐惧等心理感觉,与此相应,病人的情感需要增强,文字成为其宣泄情感的工具。这些因素都与杜甫的诗歌创作息息相关。

  • 标签: 杜甫 疾病 诗歌创作 影响
  • 简介:潘知常在《浙江学刊》1998年第4期撰文指出,审美生活的对立,是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然而在当代审美文化之中,对于审美的生活化生活的审美化的强调却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审美生活化

  • 标签: 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化 生活化 传统美学 基本特征 历史进程
  • 简介:我的儿子迷上了梅兰芳唱段,令我不安。那一盘梅氏盒带,有时他一天要听几遍。他还不到八岁,过去在国内也并未接触过京戏。这是出于什么遗传和血液?我的确有点为他担心:听一点,懂一点,自然好。但要着迷,却是麻烦。我可不愿以后回国,他去当票友。京戏确是一门绝伦的艺术。美,而绝伦,艺术凡到这一步即有危险。其形式幻觉对人感官的魅力和控制达至鬼神之境。陷入进去,人即丧失常态,不能自拔。这样的事例在艺术史上比比皆是。至绝的美是有毒的,太漂亮的女人不适于生活。这虽不是真理,却是经验。我大约要收起那一盘磁带了。

  • 标签: 梅兰芳 唯美 艺术家 审美 艺术史 感官
  • 简介:如今,人们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女作家的印象,恐怕无不被近些年来重新浮出历史地表并形成阅读高峰研究热潮的张爱玲和苏青所占据。其实。当年与她们同时盛开在上海文坛百花园、各怀馥郁的女作家还有很多。比如,1944年5月号的《春秋》杂志上曾刊登过东吴大学毕业的女作家陶岚影的一篇《闲话“小姐作家”》,其文用幽默的笔调盘点了当时初登文坛的十余位年轻女作家,除张爱玲以外,还介绍了“东吴系女作家”中的施济美、俞昭明、汤雪华、程育真、杨琇珍、邢禾丽、郑家瑷、练元秀,周瘦鹃的女儿周玲,以及话剧演员作家李宗善、江泓、马笑侬等,真可谓群芳竞艳,蔚为大观。她们和张爱玲“卖文为生”不同,在当时就几乎都有各自的社会工作,而即使是业余的创作生涯也十分短暂,解放后就各安其职,不再执笔,像施济美和俞昭明献身教育,汤雪华改行做纺织工人,李宗善随先生去了哈军工教书,等等。因此,她们作为或饱满或稚嫩的文学种子,在步入各自真正的成熟期以前就停止了生长,她们的文名不见于现代文学史、不为今天的读者所知也可以理解。如今,那些曾经受人瞩目的“小姐作家”大多已长眠地下,目前可以确定硕果犹存的仅有程育真、周玲、练元秀、李宗善四位。此篇就是那个曾被陶岚影称为“顽皮的姑娘”的练元秀,应邀为本刊撰写的回忆文章。年轻时,练元秀的美丽曾得到一些“鸳鸯蝴蝶派”老作家们的交口称赞,如今,她已85岁高龄,虽已在岁月的打磨下变身为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却依然健康幸福地生活在上海,儿孙绕膝,三代同堂。讲起“迪歇辰光”,她那健铄的精神,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就在一口动听的吴侬软语中毕现无疑。

  • 标签: 张爱玲 施济美 鸳鸯蝴蝶派 创作 人生 女作家
  • 简介:我有一位朋友,常年身居于异地他乡。每逢春节,都要千里迢迢赶回哈尔滨父母团聚。每次都要带东西,并且还随父母年龄的增长逐年递增。在他看来,父母的时日无疑正在日益减少。他所能做的,也只是一年一次的探望和团聚,再有,就是用一些或许父母并不缺少的东西弥补自己在他们生活中的长期缺席。朋友经常聊以自慰地跟我说,好在父母双双健在,若是先走了一个,简直不敢想象……眼下这篇命名为《残年》的小说.

  • 标签: 创作 忧虑 父母 哈尔滨 朋友
  • 简介:贺兰山有一百二十七个山口,也即沟口。每个沟口都有一个名字,一百二十七个来源模糊却久远的,约定俗成的名字。这其中最有名的是贺兰口,更多的沟口静默如初,寂然依旧。当我意识到,我沟口,贺兰山深处的某个沟口有着如此强烈不容忘却的关联时,我才第一次惊醒,这个硬邦邦的地理概念是充满着生命质感和情感弹性的。这个沟口的名字,叫大灯沟。

  • 标签: 创作 矿山 约定俗成 地理概念 贺兰山
  • 简介:创作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一个作家的写作始终为自己的童年经历所注定。美国作家福克纳说,“我的像邮票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无论出生在农村还是来自城市,只要看到“故乡”这两个字,你肯定首先想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场景。因为我们的记忆始于童年,童年无疑是作家的出发地。既然出发了,我们的记忆积累也开始了。

  • 标签: 创作心理学 童年经历 美国作家 童年生活 福克纳 故乡
  • 简介: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从本质上说来,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存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意象的过程。”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属于艺术想象,它是写作者对自己心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 标签: 艺术想象 小说创作 心理活动过程 现代心理学 文学创作 记忆表象
  • 简介:诗的邂逅,还得从上中专时说起。那时我读的是藏文班,自然会读到很多藏文文学著作,其中就有藏文诗学名著——《诗镜注》。在不断的阅读中摸索,并尝试藏文诗歌的创作,也有习作陆续在《章恰尔》等藏文报刊发表,就这样诗歌邂逅、结缘。

  • 标签: 诗学 创作 文学著作 藏文 诗歌
  • 简介: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作家,抗战重庆时期则是张恨水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在重庆创作发表的小说就有《疯狂》、《新游侠传》、《八十一梦》、《负贩列传》(又名《丹风街》)、《水浒新传》、《前线的安徽,

  • 标签: 张恨水 小说创作 重庆市 创作风格 作家 知识分子
  • 简介:一我能够确定的是,所有的诗意都与回忆有关,尽管很多人展望未来或做无所事事的幻想时都会有诗意盎然之感,但我以为,那样的诗意,也是从我们的身后起飞,越过我们的头顶,一路飞到了前面去的。

  • 标签: 箕子 河水 展望 割草 生活中 回忆
  • 简介:好像总是下午,不同的女朋友,会对我说起她们和新认识的那些男人第一次的细节。亲吻或者其他什么。那些男人,我之前没听说过,但随着时间过去,大部分男人我都会见到。跟男人的那些事,女人不会不说的。每一回都是。每次我都问,有什么不同?她们微笑起来。有一次,一个女朋友说:"房间里充满烟和酒的气味,但他身上却没有。我没闻到什么,连沐浴液的气味也没有。他的整张嘴,闻起来是没有什

  • 标签: 创作 男人 大脑 写作 气味 情感
  • 简介:今天来跟大家讨论讨论陆羽茶道,特别是从唐代起通过饮茶所发展出的审美观,涉及了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的历史资料,我是很偶然进入的。我一直在美国教书,一九九一年我回到我的母校台湾大学教明代文化意识史,探讨社会经济演进与人们心理意识变化的关系。那个时候台湾发展茶室文化,提倡品茶,希望借着喝茶审美,从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位朋友说,日本人发展茶道,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发展茶艺,我就说,道和艺之问是有区别的,道涉及形而上的思考、文化价值的思考;“茶艺”,只会引向技艺方面的提升,层次是比较低的。他说,你学历史的,请你去找点茶文化资料,整理整理,让我们知道中国历代到底是怎么喝茶的。给他们这么一激励,我就去整理了有关茶的历史文化。

  • 标签: 心理意识 台湾大学 明代文化 经济演进 中国传统文化 《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