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放马滩简《日书》乙种编号为179—205的竹简中有一段讲十二钟律的文字,校读如下:黄钟下生林钟;林钟生大簇;大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毋(无)射.【毋(无)射生中吕。】

  • 标签: 补说 律法 《日书》
  • 简介:周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伊朗,是个不太让老师和家长省心的琴童。他4岁学习小提琴,6岁又学钢琴,老师们都说他天资不错,我们就竭尽全力为他提供学习条件。他自己也说愿意学,入门时还算比较快,后来就进步特别慢。现在的程度还不如比他学得晚的小伙伴。我渐渐发现其实他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真的很大,而是不愿食言(因为开始时是他自己要求学的)。我们为此很苦恼,因为为孩子学习音乐我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钱财,又不愿浪费了孩子的才华,还担心走入教育的误区,最后适得其反?我们该怎样办呢?特此想请您指教。

  • 标签: 琴童 学琴动机 注意状态 情绪状态 毅力状态 学习积极性
  • 简介:自各类音乐考级开办以来,成千上万的琴章参加各级考试,呈现出一派业余音乐学习的新气象。但是,在考级的背后,存在着一些隐患。其中,动机问题很值得关注,下面就常见的几类考级动机进行分析,希望对琴童及家长有所裨益。

  • 标签: 音乐考级 家庭教育 音乐教育 考试动机
  • 简介:<正>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②(以下简称"左著")一书是近年来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著,为该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了可能。但或由于疏忽,或由于文献占有不全,该著在文献使用与考辨方面尚存在部分瑕疵以及有待补正的空间。笔者曾在《戏曲研究》2013年第86辑发表《〈晚清民国传

  • 标签: 戏曲研究 商补 新桃花扇 深度研究 孙为霆 王时
  • 简介:音乐家的一切创作活动,都与多种多样的动机相联系.创作动机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系统,各种动机在创作主体的思维中联合成系列,激励、控制和调整着音乐家的创作行为.对创作动机多维结构形成的原因和发生规律的探讨,可以揭示音乐创作动机的复杂性、差异性和互动性.

  • 标签: 音乐创作 多样 音乐家 创作活动 创作动机 创作主体
  • 简介:文章比较了歌剧与小说的动机创作手法,并从叙事学角度比对了歌剧与小说的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及叙述话语等叙述要素,以此探讨歌剧与小说的关联。从而由这两个方面的对比窥见文学与音乐间不可隔断的联系及它们在多个层面上的互相影响、模仿和借鉴。

  • 标签: 动机 瓦格纳 叙述者 歌剧 小说
  • 简介:笔者以为,音乐阐释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皆应为音乐本身。《第五交响曲》异常简洁,"命运动机"贯穿全曲始终,且通过调性、素材、配器以及力度等因素的使用,从多个侧面塑造了"命运"意向。这种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音乐形象,为解读提供了音乐上的可循之据,故本文通过对"命运动机"及其各种变体加以分析,尤其探讨"命运动机"在各乐章中的地位、由于以上因素的改动而造成的音乐形象变化、与其他主题的逻辑关联等,力图从音乐出发对《第五交响曲》的意蕴进行解读。

  • 标签: 贝多芬 《第五交响曲》 命运动机 命运主题
  • 简介:歌剧《众神的黄昏》之间奏曲《齐格弗里德葬礼进行曲》极致展现了瓦格纳以主导动机为核心结构力,构筑其独特交响化音乐语言的高超技艺。受瓦格纳本人对其戏剧观念的阐述(“音乐”和“诗歌”的理想化交融状态)以及笔者个人声音经验之启发,本文在分析主导动机于这一纯器乐选段中的“交响化”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主导动机之戏剧性指向与交响性构思的“统一性”之间;音乐本身之自足性与戏剧“前文本”之间;感性体验与作曲家的美学旨归之间——是否存有“罅隙”?

  • 标签: 《齐格弗里德葬礼进行曲》 主导动机 结构力 交响性 统一性
  • 简介:弦乐四重奏《白毛女》是朱践耳和施咏康于1972根据歌剧与舞剧《白毛女》的部分主题改编创作的单乐章作品。在引子主题.动机的贯穿下,全曲脱离原来歌剧、舞剧以及音乐会组曲模式,采用单乐章的对比集成结构思维,以原作主人公嘻儿”的思想性格及戏剧性情绪变化为背景,在主题变形和动机贯穿的原则下,进一步将多个主题融会贯通的组织在一起。本文从主题来源及性格分类、动机音程贯穿形态以及主题变形特征三个角度论述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主题.动机的贯穿及变形手法。

  • 标签: 白毛女 弦乐四重奏 主题-动机 贯穿 变形
  • 简介:本文从聆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感性体验切入,以“时间悬停”为关注核心。文章共分七个部分,以同心圆的结构,从聚焦前奏曲核心的“渴望动机”开始,逐步放宽视角至前奏曲的单一动机单元、多个动机之间的关系、整首前奏曲、乐剧中五个具有“时间悬停”特质的段落、直至整部乐剧。考察“渴望动机”这一细小的元素如何带来“时间悬停”并在一系列的连锁转化中“自我实现”般构建起整部乐剧。同时指出,这种音响状态以及构建音乐的方式直指戏剧的核心内涵,从而尝试对《特》中音乐与戏剧关系作出阐释。篇幅所限,仅节选原文的第一至第四部分。

  • 标签: 瓦格纳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时间悬停 自我实现 音乐与戏剧的关系
  • 简介:混合四重奏《气》是陈怡以她一贯的中西音乐因素结合之风格创作的一部较成功的作品。她在整体曲式结构上,采用西方的再现二部曲式,根据黄金分割的比例原则,用计算的方法设计出几个层次的高潮点,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造型”为曲式最小结构单位,并使用多种节奏组合手段实现向高潮的推进。在音高结构中,以替换音的手法,将半音和三全音融入到五声化旋律中,并用动机分裂和模进的方式,实现旋律的现代化。在音色处理上,用音色各异的独奏乐器,创造出可与整个管弦乐队相比的、具有强大音乐推动力的音响效果。

  • 标签: 黄金分割比例原则 “造型” 节奏伸缩镜 记谱渐快 《八板》节奏组合 复节奏
  • 简介:凯奇早期代表作、仅使用金属打击乐器的《第一结构》(1939),受勋伯格传授的维也纳乐派逻辑性结构思维和动机展开性变奏的影响,在整体和乐句结构层面上运用他自己发明的、按4:3:2:3:4比例划分的"宏观-微观"的节奏结构体系;而对节奏动机的组织则是基于方整性结构框架内非方整性划分的原则,采用二分与三分节奏时值结合、全音符的奇数划分、对称性的节奏音值排列、节奏动机间解构与重组关系四种方式设计动机,运用动机的不定次反复、动机交替的横向对称性连接和纵向对位性叠置、动机陈述跨越与不跨越乐句和音色分层的手法组织动机[本文(上)发表于《黄钟》2011年第一期]。

  • 标签: 宏观-微观节奏结构 平方根形式 节奏动机 预制钢琴的噪音音色 非正统打击乐器 音色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