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讨论得出一种新的构造地质学观点:⑴板块与板块碰撞造山是靠地震来实现的。当地球某处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的极限就会产生地震释放能量;⑵地震时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播同时也传导了地震力。地震力是与地震波的类型相一致,地震力可对应地称为纵波力、横波力、拉夫力和瑞雷力。这些力可以合成或分解为线状力、面状力和体状力;⑶地震时将动能转化为势能,使地体隆升,产生断层和挠褶等。升高的势能又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新的构造。震力和重力作用是形成地质构造的两大因素;⑷威尔逊旋回不适宜板内造山旋回。板内造山旋回简单地说就是沉积—隆升—剥蚀—夷平。一个大的构造期,实际上是孕育了一个大的地震周期。以此为理论依据,将山西地区显生宙以来大级别的造山-沉积旋回划分为五个。
简介:运用沉积学有关基本原理,对该区山西组沉积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成因地层学分析。识别出多种成因相及成因相组合,分别划归为两种不同的沉积体系,并详细地阐述了其各自的沉积特征及其意义。揭示了D煤层的形成背景、聚积规律及其变薄、缺失的沉积地质因素。对煤层对比及厚煤区分布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