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对蚌埠市2007-2011年的白蚁出飞记录统计,发现蚌埠市白蚁出飞上报户数由2007年最多的91户降至2009年最少的49户,2010年反弹至79户。白蚁危害最为严重的多在木门框、木窗和门套处。2007年以来,蚌埠市主要使用毒死蜱、联苯菊酯、吡虫啉等药剂,通过加压注射的方法灭治白蚁;2009年开始使用粉剂氟虫腈用于喷粉灭杀白蚁;2010年氟铃脲(IPM饵站系统)灭治白蚁。在灭治白蚁之后,白蚁的返治率为氟铃脲(饵站系统)〈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联苯菊酯,联苯菊酯灭治的效果较差。2008年返治率最高达到8.79%。通过近2年应用IPM饵站系统,发现此种方法高效、环保,返治率较低,并有利于整体控制蚁害,但投入人力物力相对较大。
简介:声频探测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探测技术,它是通过利用声频传感器来感知声音,并传出电信号,经放大后显示出声频图谱的技术.因此项技术具有无破坏、快速、准确的特点,目前在很多行业都有了广泛地应用.而白蚁在进行取食活动时会发出微弱的声音,利用声频传感器就能感受到白蚁在取食或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并可将其放大转化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自1995年以来,国内外有白蚁防制学家开始逐步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对蛀木害虫的检测中,并开发了专门用于白蚁探测的相关仪器,如美国DECI公司的TERMITETRACKERSYSTEM(白蚁追踪系统)和日本京都大学森林与木材科学研究所开发的AE探测仪等,在国内武汉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曾于1979年开发出BS-I型白蚁声频探测仪.
简介:目的了解成都市植物园白蚁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危害情况,为白蚁防治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并采集、鉴定白蚁标本。结果共采集白蚁标本51号,其中45号标本为黑翅土白蚁,占标本总数的88.24%,6号标本为黑胸散白蚁,占标本总数的11.76%;共调查树木3274棵,涉及23科31属35种,受白蚁危害的树种主要有樟、刺槐、青冈、马尾松、大叶桉、水杉、池杉、柳杉、枫香等,其危害率分别为:77.10%、72.73%、57.65%、30.25%、27.63%、27.20%、25.00%、24.21%、21.38%,而蓝桉、天竺桂、红叶李、荷花玉兰等未发现白蚁危害。调查树木总白蚁危害率为15.85%。调查还发现园内东部蚁害较集中和严重,西部蚁害较轻。结论成都市植物园内危害树木的白蚁有黑翅土白蚁(88.24%)和黑胸散白蚁(11.76%),其中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白蚁危害具有聚集性,但不同树种的白蚁危害率具有明显差异。
简介:目的为了确定白蚁防治中土壤化学屏障的取样深度及含药量。方法通过对联苯菊酯(0.0625%)、毒死蜱(1%)、吡虫啉(0.1%)3种白蚁药剂在室内、野外条件下的浸透深度研究及白蚁预防施工现场的实验数据检测分析。结果在室内土柱的渗透试验中,在4L/m^2的施药量下施用24h后,3种药剂98%以上的含量都在表层0-5cm层;在野外试验中,其90%以上的含量都在0-10cm层。室内外10-15cm的土层有少量药剂,药剂基本上没有渗透至15-20cm的土层。施工现场的检测数据表明,不同地区的结果差异很大。结论按房屋白蚁预防施工操作规程,以4L/m^2药剂进行施工时,确定取样深度为10cm,同时建议1%毒死蜱、0.0625%联苯菊酯和0.1%吡虫啉的土壤屏障的含药量分别为290,18,29mg/kg。
简介:目的了解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进行,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人体肠道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结果5县(市)检查10688人,查见土源性线虫3种,其中蛔虫感染者950人,感染率为8.89%;鞭虫感染者6人,感染率为0.06%;检查12岁以下儿童1834人,蛲虫感染者122人,感染率为6.65%。城市人群蛔虫感染率为7.79%,农业区为10.67%,牧业区为3.16%。城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5.49%,农区为7.78%,牧业区为11.59%。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蛔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4.69%和14.13%。5~岁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为18.73%,其次为10~岁组,为14.42%。结论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的感染以蛔虫为主,低年龄组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感染最严重,感染率以农区较高,以上人群是今后防治的重点地区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