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寰关节松解后路颈内固定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5例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口咽入路寰关节松解后路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患者,分别给予心理护理、积极术前准备、行呼吸功能训练、体位训练与床上大小便训练、口腔准备,术后观察密切病情与生命体征、口腔与气管护理、管道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术后4~15个月行临床影像学随访。结果通过术前术后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4~15个月临床影像学随访,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口咽入路寰关节松解后路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其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在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与生命体征,做好维护颅颈稳定性护理、鼻饲护理、口腔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

  • 标签: 经口咽入路 颅颈交界区畸形 后路枕颈内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行前路经口松解复位后路固定植骨疗效。方法对6例难复性寰椎脱位的患者行前路经口松解复位后路固定植骨,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7~10分,术前MRI脑干脊髓角平均139.6°,评估手术前后JOA评分、脑干脊髓角。结果术后影像学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寰枢关节脱位复位良好,减压彻底,6例中5例获得解剖复位,1例复位达85%,6例脑干脊髓角术后平均162.5°,术后3~6个月植骨区域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12~16分。结论经口松解复位+后路固定植骨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可达到良好复位,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寰枢关节 脱位 松解术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治疗横位和后位难产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横位和后位难产产妇1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分娩,研究组选择徒手旋转胎头干预。结果研究组分娩结局更好(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治疗横位和后位难产的应用价值更高,能够明显提高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产后出血及产伤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枕横位枕后位难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探讨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导管置入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7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内静脉,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结果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9例,2例出现感染;7例为导管血栓,其中超声发现导管外血栓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应用;并且超声对术后评价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超声 颈内静脉 穿刺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及其护理。方法选取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25例/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介入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满意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行穿刺期间分别予以基础护理方案和优质护理方案,并对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常规组患者为76%,观察组患者为9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案在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期间的介入,可提高患者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临床治疗痛苦,避免了其他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B超引导 颈内静脉 穿刺术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 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及其护理。方法:选取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行 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患者 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 25例 /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介入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满意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行穿刺期间分别予以基础护理方案和优质护理方案,并对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常规组患者为 76%,观察组患者为 9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案在 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期间的介入,可提高患者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临床治疗痛苦,避免了其他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B超引导 颈内静脉 穿刺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预防颈椎骨折颈托固定患者后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4月~2021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100例随机选取的于我科进行治疗的颈椎骨折并以颈托固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路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路径为预防后压力性损伤护理,观察指标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颈椎骨折并以颈托固定的患者而言,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后压力性损伤,能够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椎骨折 颈托固定 枕后压力性损伤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松牙固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牙齿松动是牙周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轻度松动的牙齿在进行系统牙周治疗后可恢复稳固,而重度松动的牙齿就需用牙周夹板固定,将松动牙与稳固的邻牙连接起来,形成新的咀嚼单位,充分调动基牙的牙周组织潜力,使其类似于多根牙平均分配咀嚼力量,来抗衡相对合力过大,以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还可利用根管—骨内种植固定松动牙,将特制的金属桩钉通过根管植入牙槽骨内6~10mm,相对延长牙根,改善根、冠比例,达到固定松牙的目的。

  • 标签: 松牙固定术
  • 简介:颈内动脉闭塞(internalcarotidarteryocclusion)是指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子和动脉夹层等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颈内动脉阻塞,其占所有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的10%~15%。临床表现多样,30%~40%可无症状,无症状者预后相对良好;有症状者可表现为小卒中甚至致残性卒中。

  • 标签: 颈内动脉闭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ARTERY 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动脉阻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颈内静脉穿刺点新定位法,通过临床实践与超声认定,新的穿刺点定位法确实可靠。

  • 标签: 静脉搏动 超声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髓内钉内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5例中出现8例(17.78)切口感染、1例(2.22)钢板断裂,总发生9例(20.00);研究组55例中出现5例(9.09)切口感染、2例(3.64)成角畸形,总发生7例(1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值得推广。

  • 标签: 髓内钉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性后位、横位产妇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持续性后位、横位在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

  • 标签: 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法旋转横位和后位对产程的影响。方法手法旋转使横位和后位转为前位。结果降低了头位难产率,成功率高,本组成功率为95%。结论手法旋转胎方位操作简单,易掌握,且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方法有效。

  • 标签: 手法旋转头位难产 枕横位 枕后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部骨折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腕前方入路适用于新鲜的腕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囊性变或近极出现缺血性坏死等的植内内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又称为Bennett骨折脱位。如整复位置不理想,或外固定不能雍持整复位置,应尽早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免造成第一腕掌关节持久性疼痛和僵直。

  • 标签: 手部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