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及检验准确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12月26日检验与病理科接收尿液潜血检验患者100例开展病例分析,予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依据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为参照标准,计算检验准确率,分析应用价值。结果:检验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尿潜血患者38例,检出率38.0%;尿液分析仪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真阳性36例,真阴性60例,特异性94.74%、敏感度96.77%、准确率96.0%,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准确率高,可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 方法:选取 2017-2018 年采集的临床标本微生物 4004 例 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段划分为两组, 2017 年 2002 例, 2018 年 2002 例。对比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以及影响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因素。 结果:与 2017 年相比, 2018 年 的 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 、 尿液标本的阳性率 显著较高( P<0.05 );两个时间段的 痰液标本阳性率 相比 ( P > 0.05 )。 影响因素包括: 标本采集不规范 、 标本运送与接收不规范 、 检验医师技术水平较低 。 结论:积极关注各项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规范流程,以此来更好的提高 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随机抽取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入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总计 1627 例,按是否开展质量控制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中不合格标本按照标本类型、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不合格原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1627 例微生物样本标本中, 146 例标本出现不合格情况,占比 8.97% 。其中对照组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为标本采集不规范、非标准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被污染,占比分别为 42.47% 、 15.75% 、 11.64% 。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 3.60% ,低于对照组 16.42% ,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 加强对实验室管理,是保证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重要手段,对生化检验全过程中多环节进行监督及控制,能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以及检验报告完整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生活饮用水经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法下合格率结果体现。方法:设定实验时间为2019.03——2019.12此阶段内挑选不同时间和地区位置的饮用水标本共计300份,将我国最近规定饮用水标准作为评判标准,对采集的300份水样本作为检测对象。为实施两种不同微生物检测方法,将饮用水样标本分成平均两份,并设定名称X组与Y组。X组饮用水检验标本经过多管发酵法进行合格率检测,Y组饮用水标本经过滤膜法做合格率检测。结果:可见X组中出厂水、二次供水、管网末梢水合格例数分别为58、28、58例,总合格率96.0%。而Y组中出厂水、二次供水、管网末梢水合格例数分别为49、21、50例,总合格率80%。两数数值结果检验差显示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对生活饮用水使用两种微生物检验方式均可得出较高结果,而多管发酵法相比较下检水合格率更高,值得采用。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对检验结果检出率及漏诊率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在我科室施行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为验证该措施的应用效果,将2019年1月-12月间行细菌微生物学检验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间行细菌微生物学检验的41例患者则被设为实验组,比较组间标本污染率、疾病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实验组的标本污染率和漏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疾病检出率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的应用有助于临床检验结果中检出率的提升和漏诊率的降低,且该措施的应用还具有降低标本污染率的作用,应用后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白带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2年的9月的100例疑似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白带常规检验,统计检验结果。结果:2022年的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相对更高,且2020年到2022年滴虫性阴道炎发生率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1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白细胞+++占比最高,为45.00%,其次是白细胞++++,占比是30.00%。结论:对疑似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实施白带常规检验,提升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有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感染率,为之后的治疗提供必要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血常规临床检验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应用及符合率。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贫血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20例健康孕妇纳入健康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各项数据差异和妊娠期贫血患者贫血情况。结果:贫血组患者的Hb、RBC、MCV、MCH、MCHC参数均低于健康组,而RDW则高于健康组,妊娠期贫血患者中小细胞贫血(占比50.42%)高于大细胞贫血(占比42.08%)和其他贫血(占比7.50%),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极高,能较准确的反映出病患病情,检测指标也可对不同贫血予以有效呈现,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临床诊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医学免疫学检测方法如何影响高风险妊娠的发生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临床对于高风险妊娠产妇采用医学免疫学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发生疾病概率,提高产科护理水平。方法:我们选择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60名孕妇,并对她们进行了随机分组,将她们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的80名孕妇接受了标准的产前检查,而研究组的80名孕妇则采用了医学免疫学的检测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手段对于高危妊娠患者感染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利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对比了两种检查方法对高风险妊娠发生率的差异。并根据检测数据比较不同类型感染与胎儿畸形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微生物感染率达到1.25%,乙肝的发生率为1.25%,整体发生率为2.5%。相比之下,参照组的微生物感染率为3.75%,梅毒、乙肝和HIV的发生率分别为2.5%、3.75%、1.25%,整体发生率为11.25%。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组的高危妊娠总发生率(2.5%)明显低于参照组(11.25%),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感染风险更高。结论 孕妇在怀孕前进行医学免疫学的检查,能够显著减少高风险妊娠的风险,确保母亲和婴儿的生命安全,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lAg)的检验价值,以及其对检验精准度的影响。方法 以8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行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e抗原及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统计不同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血清检验结果显示,HBeAg阳性患者50例(62.50%),Pre-SlAg检测阳性率76.00%,HBV-DNA检测阳性率86.00%,HBeAg阴性患者30例,其中Pre-SlAg检测阳性率36.67%,HBV-DNA检测阳性率46.67%,不同指标阳性率之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re-SlAg阳性率在HBV-DNA增长下随之提升,同等HBV-DNA条件下,Pre-SlAg阳性率高于HBeAg阳性率,且呈现出正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脱氧核糖核酸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前者阳性所代表的湿HBV病毒复制活跃,患者体内病毒传染性较强,可作为乙肝患者传染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该乡镇医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2~2014年间的1026例临床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各类非呼吸道标本),分为2012~2013和2013~2014两个时间段,所有研究标本均按照检验时间前后顺序,并回顾性的对其进行阳性率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除粪便标本外,其余各类标本在2012~2013时间段明显低于2013~2014时间段,(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仔细分析各类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发生情况,提高乡镇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诊断水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为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诊断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血脂检验的应用价值和检出率。方法:选取2020年1-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设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脂检验,并对两组的血脂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DL-C和APOAI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而TG、TC、LDL-C和APOB水平均低于实验组,两组各血脂检验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对比(P<0.05)有意义。结论:采用血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其血脂检验结果与健康人员具有较大差距,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中实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