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传统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和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等,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逐渐成为脊柱骨折治疗的优选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具体步骤如下:取俯卧位,取背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相邻椎体,剥离椎旁肌,用咬骨钳切除伤椎椎板、横突和椎弓根,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将切除的椎板修整后回植,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具体步骤如下:取仰卧位,,取胸骨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相邻椎体,剥离椎旁肌,用咬骨钳切除伤椎椎体行椎体切除,然后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将切除的椎体修整后回植,逐层缝合切口。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表现为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疼痛程度减轻,脊柱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影像学改变明显,骨折椎体愈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未发生断钉、断棒现象。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具有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好、影像学改变小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然而,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脊柱融合术的60例骨科腰椎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腰腿疼情况、身体功能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及腰背伸高度。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身体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角度及腰背伸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接受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腰腿疼,促进促进身体功能恢复,该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6例因脊柱胸腰段骨折而入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则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并对两治疗组的椎体前缘高度等伤椎改善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试验组高达95.3%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86.0%,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在椎体前缘高度等伤椎改善指标的改善程度上,无论与术前相比还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效果均更加显著。另外,试验组2.3%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1.6%,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对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但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的各伤椎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分析不同入路方式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给予观察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并对两组的脊髓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发生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髋关节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脊柱-骨盆关系改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2019年6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年6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AS累及髋关节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前屈角度和后伸角度。测定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骨盆倾斜角(PT)、入射角(PI)、骶Ⅰ椎体的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在观察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过程中检测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前屈角度平均(83.48±2.46)°,后伸角度平均(9.2±0.3)°。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I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TK均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S、LL均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 累及髋关节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脊柱 - 骨盆关系改善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4年1月~ 20192019 年6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 年6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 AS 累及髋关节患者 4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 40 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前屈角度和后伸角度。测定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骨盆倾斜角( PT) 、入射角( PI) 、骶Ⅰ椎体的倾斜角( SS) 、腰椎前凸角( LL) 、胸椎后凸角( TK) 。在观察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随访过程中检测患者的 Harris 髋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前屈角度平均( 83. 48 ± 2. 46) °,后伸角度平均( 9. 2 ± 0. 3)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 PI 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 < 0. 05) ,观察组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术在急性脊柱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75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行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Cobb's角、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术后30d患者的Cobb's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率分别为(5.02±0.51)?、(5.20±0.66)%、(3.45±0.44)%、(4.63±0.51)%,均显著低于术前30min,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治疗后,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显著改善,E级患者显著增加(P<0.01)。结论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行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62例脊柱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内固定治疗,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参照组,均有31例,参照组患者接受脊柱骨折内固定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除了对照组的护理内容还在增加了优质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6.77%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3.7±3.2)d,参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9.7±4.4)d,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t=8.484,P<0.05)。结论脊柱骨折使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提升临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的疗效。方法:研究患者为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例数为50例,研究开始时间:2018年1月,结束时间: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矫形术治疗,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分析其疗效,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侧弯角度矫正率。结果:50例患者均治疗有效,有效率为100.00%,患者均行侧弯角度矫正,矫正率为82.56-96.66%。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5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15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回输血、手术成功率、结核复发情况、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ODI及Cobb角,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实验所选1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28±2.56)小时,住院时间为(16.5±2.9)天,术中出血量为(682.4±92.5)毫升,自体回输血(504.9±89.3)毫升;所选患者手术均取得了预期效果,手术成功率为100.00%;在术后一年随访中,所选患者均无结核复发的情况,结核复发率为0.00%;手术前后所选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及脊柱Cobb角方面的数据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结论:单纯后路无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