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椎体骨密度、骨矿含量及椎体面积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患者55例,设术前为观察组,术后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发测定骨密度,分析并记录腰椎L1-L4各椎体骨密度、骨矿含量及椎体面积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各椎体骨密度、骨矿含量及椎体面积较术前均明显增加。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能安全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椎体骨密度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的骨密度检查结果,观察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体检者,并基于不同的性别、年龄和生活习惯分析他们存在的骨密度差异。同时,我院为100名健康体检者实施了护理干预,并对其骨质疏松和骨量异常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研究对比发现,男性体检者的骨密度比女性体检者高;相较于高龄体检者,低龄体检者的骨密度更高;生活习惯良好的健康体检者(不吸烟、不喝酒),其骨密度高于生活习惯不佳者(吸烟、喝酒),各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护理干预后,不论是体检者的骨质疏松还是骨量异常率,均比护理干预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女性、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等的健康人群,更容易减少骨质含量,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骨量流失会更为严重。对这些人群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骨量异常率,还能对他们的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骨质疏松老年患者体重对骨密度和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并发骨折组40人和未发生组110人。通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揭示影响骨折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长期大量吸烟、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光照不足、饮食习惯差、跌倒、高龄以及骨密度低等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重要风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些风险因素对骨折的影响,并揭示了他们的相对重要性。其中,光照不足是影响骨折风险最大的因素,其次是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发生跌倒。结论 体重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骨折风险有重要影响。在关注骨密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其他因素,如性别、吸烟、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光照、跌倒等,在防止骨折时,这些因素也应被考虑。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2021年7月-2024年2月住院期间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不同Wagner分级的骨密度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2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患者,按 Wanger 分级将其分为轻度组(Wagner0~2级),中度组(Wagner 3 级),重度组(Wagner 4~5 级),比较三组临床资料,包括:wagner分级、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白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骨密度;结果:重度组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轻度组和中度组低,三组身高、体重、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骨密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越重,患者的全身营养情况越差;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不同Wagner分级骨密度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其特性是骨密度降低,骨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使得患者极易发生骨折。为此,采用精准的骨密度测量和骨折风险评估方法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多种骨密度测量技术(如DXA、QCT、pQCT、QUS)、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如FRAX、QFracture、Garvan),以及多项临床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XA在测量全身、腰椎、股骨等部位的骨密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是当前临床的首选。对于骨折风险评估,FRAX工具因其包含临床危险因素评估,而能更全面的预测10年内的骨折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可见,有效的骨密度检测和精准的骨折风险评估是骨质疏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孕期妇女的膳食营养、人体成分、骨密度予以分析,探讨展开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01-2023.06期间,进行产检的围孕期女性,随机选择66例作出研究,根据电脑双盲法分为两组给予营养指导,每组各占33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管理,对两组机体营养水平、骨密度作对比研究。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血钙、铁、血清总蛋白及血脂水平,均比对照组要远远更优,(p<0.05);两组的骨密度情况相较,观察组骨量异常发生率显著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管理可确保围孕期妇女每日膳食营养素的均衡摄入,避免出现骨量异常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临床标准,分析骨质疏松的成因,探寻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治疗3个月后、治疗1年后的VAS评分、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以及骨折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VAS评分降低;治疗1年后,患者VAS评分较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绝对值和T值显著提升(P<0.05),骨折率显著降低,发生骨折例数明显减少。结论结合骨质疏松的成因,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预防措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绝经后的健康女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从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绝经女性中随机择取210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受检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骨密度,测量骨密度的部位包括腰椎和髋关节。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骨密度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讨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能否作为骨质疏松的重要判断方式。结果 受检女性四个部位的骨密度数值都随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而降低,但45到60岁的女性髋关节的数值随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绝经后健康女性的骨密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呈反比关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测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来预测绝经女性发生骨折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对其骨密度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于 2018年 5月 -2020年 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n=55)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 n=55)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骨密度变化、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中的男性骨密度、女性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可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