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齐鸿主任是北京按摩医院特需门诊专家,通过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针对伤科疾病的辨证方法,即“筋骨辨证”,分为了“筋病于筋”、“骨病于骨”、“筋病及筋”、“筋病及骨”、“骨病及筋”、“骨病及骨”这六种类型。这种辨证体系基于中医整体观、平衡观和辨证观的指导原则,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通过“问、摸、压、动、比”等诊断方法,在参考影像学和其他辅助检查指标的基础上,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来分析疾病中“筋”与“骨”的关系。通过分析这种关系的演变,可以判断导致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预后情况。在治疗时,从而可以根据所诊断出的病机儿开展对应“筋”还是对应“骨”的治疗。齐鸿主任的“筋骨辨证”思想在临床中较为实用,作为齐鸿主任学生跟师学习,将临床所得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动脉成像分析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性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60例CT动脉成像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时观察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特征,并将其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风险因素不同和斑块特征具有一定差异,且患者的管腔狭窄程度越高且斑块脂质占比越高,反之则为纤维程度越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特征和风险因素以及狭窄程度均存在关系,使用CT动脉成像可作出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肩周炎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10月)搜集的164例肩周炎患者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82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82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度评分以及随访三个月左右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肩周炎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肩周炎患者随访三个月左右的肩周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总满意度评分,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有关产科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以及发生护患纠纷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护理纠纷的情况也比较少,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科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不但可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还可以提高产妇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可以在今后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管理措施。方法分别选择我院实施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前后各100张西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的100张西药处方是在常规用药管理基础上开具的,而实施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后的100张西药处方,是在分析西药药剂合理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干预之后开具的。对比分析合理的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的西药处方中的重复用药、抗菌药物滥用、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发生率,均较实施前有显著降低(P<0.05)。合理地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的由不合理用药导致的恶心、嗜睡、皮疹、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实施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只有明确分析当前西药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并据此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才能够降低西药不合理用药率,提高西药用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4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常规体验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血脂检验,对两组人员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等血脂水平,以及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血液指标检测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ApoB、ApoA1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血脂检验,与正常人血脂检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