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RP和WBC计数是临床上感染性疾病较常使用的检测指标,但二者联合检测在发热待查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是否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现对我院2009-01-2010-08收治的212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 发热 原因不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儿童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53例发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无发热状况的健康儿童53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合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的开展,判断两组儿童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两组儿童在RDW-SD指标对比中,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而在HCT、MCV、MCH、MCHC指标对比中,各数据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血细胞异常检出率为5.66%,实验组儿童血细胞异常检出率为35.94%,即两组儿童各数据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的开展,可有效对发热疾病予以临床诊断,以精准化的优势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发热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该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发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体检检查的50例无发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和血细胞常规分析,对比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其指标包括异常血细胞形态的阳性比例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等。结果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变化、淋巴细胞变化、细胞性贫血分别占16.0%、18.0%、12.0%、1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RDW-SD、MCV、MCHC、Hct、MCH分别为(13.4±1.4)%、(87.3±10.4)fl、(361.4±13.6)g/L、(44.5±3.4)%、(33.5±4.4)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反映发热患者的病情,并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 发热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在检验小儿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发热的儿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最终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非细菌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50例,对三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检测的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ESR、WBC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CT和ESR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的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的CRP和WBC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检测指标对炎症检测敏感度为100%。结论PCT、CRP、ESR的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小儿发热的诊断率,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的判断原因,该检验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在检验小儿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发热的儿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最终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非细菌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50例,对三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检测的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ESR、WBC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CT和ESR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的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的CRP和WBC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检测指标对炎症检测敏感度为100%。结论PCT、CRP、ESR的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小儿发热的诊断率,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的判断原因,该检验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发热惊厥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简述护理过程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发热惊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患儿发热时间为(5.12±1.24)天;住院期间惊厥复发8例,经护理后病情显著改善,对患儿随访发现惊厥复发率为7.5%。结论在小儿发热惊厥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 标签: 小儿 发热惊厥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所在呼吸内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病因。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发热待查病因收入呼吸内科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发热待查病因收入呼吸内科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门诊确诊,73例患者明确病因,确诊率为9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对呼吸内科不明原因发热疾病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可有效明确诊断目标以及方向,并根据临床分类,以及各个具体临床特点分类进行逐一排查,便可有效的对呼吸内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确诊。

  • 标签: 呼吸内科 不明原因发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04例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对患者的资料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4例患者中,确诊167例,确诊率为81.86%。(分别采用血清学(细菌学)诊断确诊为48例、组织活检确诊44例、影像学检查确诊32例、体液(骨髓)检查确诊21例、治疗反应确诊15例、剖腹探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3例)其中,病因分为62例感染性疾病(37.13%),38例肿瘤性痰病(22.75%),25例免疫性疾病(14.97%),42例其他(25.15%)。诊断不明性疾病37例,不明性疾病发生率为18.14%。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不明原因发热的例数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0.29%。预后情况上,共有16例患者死于住院期间。其中,有4例感染性疾病、8例肿瘤性疾病、1例风湿性疾病和3例诊断不明患者。结论导致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的情况有很多,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需要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 感染 肿瘤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男,56岁.主诉咳嗽、咳痰和近2个月伴发热20d.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胸闷、气促、胸痛、心悸、鼻出血、声嘶等症状,当时无发热,故未予特殊处理.

  • 标签: 咳嗽 咳痰 发热 肺弥漫性浸润影 诊断 韦格内肉芽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在发热患者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康健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象血液进行血液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核细胞的形态,并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细胞总变异率为54.65%(47/86),明显高于对照组4.88%(4/82);MCHC、HCT、RDW-SD和MC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发热患者病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 形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肝癌发热治疗中应用小柴胡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晚期肝癌发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退热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晚期肝癌发热治疗中应用小柴胡汤,退热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小柴胡汤 治疗 晚期肝癌 发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在鉴别诊断感染性发热疾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入住大医附属二院的发热患者,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检测患者的WBC、CRP、PCT、CD64水平。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再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其在感染性发热患者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中WBC、PCT、CD64水平均明显升高,高于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毒组与非感染组间无差异显著。单一检测时PCT灵敏度、特异度最高为80.6%、74.7%,当PCT和CRP联合检测时出现灵敏度、特异度有所升高为89.6%、87.3%,当PCT、CRP、CD64三项联合检测时升高最明显为91.4%、90.5%,准确度最高。结论联合检测PCT、CRP或PCT、CRP、CD64三项鉴别发热病因最可靠。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CD64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发热门诊护理环节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55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措施,观察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发热门诊风险因素的认知、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投诉率、就诊期间医护人员差错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78.18%是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率,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4.55%(P<0.05);试验组患者对发热门诊风险因素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对医护人员的投诉率、就诊期间医护人员差错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到发热门诊护理环节中,既能使护理工作质量提升,而且还能使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

  • 标签: 风险事件发生率 发热门诊 风险因素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发热应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肿瘤发热患者106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应用西药退热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肿瘤发热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72%,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为(8.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14.2±2.7)d,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所收治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恶心呕吐4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12%,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肿瘤发热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用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总有效率,缩短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且具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发热 小柴胡汤 升降散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银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住我院的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11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服用中药银翘汤,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抗病毒,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及补液)。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体温变化、血象变化及疗效等指标,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体温下降快,血象恢复快,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银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比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好。

  • 标签: 中药 银翘退热汤 小儿外感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下中医特色护理对急诊外感发热患者的应用效能。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纳入观察组样本量为60例且所有病例均在无缝隙管理模式下进行中医特色护理;选取同时期另外57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1.7%、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64.9%、患者满意度为54.4%。观察组无论在患者依从性还是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无缝隙管理模式引入到中医特色急诊发热护理临床实践中,具管理流程科学、护理满意度高、应用效能强值得推广。

  • 标签: 外感发热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脊髓疾病主要是包括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状、脊髓压迫症、脊髓血管疾病以及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脊髓疾病诊断变得愈发的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使我们对脊髓疾病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本病的诊断更为精确,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用以诊断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辅助检查种类有脊柱平片、椎管造影、脊髓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在疾病的治疗最佳时机提供有利证据,医生也要考虑患者在经过多次检查费用和患者治疗时机,尽量减轻患者和家属负担。可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初步诊断和当地设备条件,力求经济实用、快速准确,避免盲目检查。

  • 标签: 脊髓疾病 诊断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法治疗后发热的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用牵旋手法对1583例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的病情变化1。结果1583例经治患者中1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1例较重,112例较轻。且113例患者均伴有较为明显的慢性扁桃体炎。结论伴有慢性严重扁桃体炎的颈椎病患者经手法后可出现临床发热症状。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鉴别颈椎病与颈椎病症的区别。

  • 标签: 发热 慢性咽喉部炎症急性发作 手法治疗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发热应用大柴芩足浴方辅助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肺炎喘嗽发热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头孢他啶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大柴芩足浴方辅助治疗(观察组,n=50)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肺炎病例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4%,对照组经评定为70%;两组用药前中医证候气喘、发热、咳嗽、痰壅、鼻煽等总积分无差异(P>0.05),用药后均有效降低,且观察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喘嗽发热应用大柴芩足浴方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具非常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喘嗽发热 大柴芩足浴方 辅助治疗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利用抽签法分组,研究组28例采取常规治疗+身痛逐淤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2%、体温恢复正常用时(4.2±1.2)d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方法是常规治疗+身痛逐淤汤,疗效确切。

  • 标签: 骨伤科 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