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82例声门型喉癌患者,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以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1例。对照组采纳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纳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喉功能保留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喉功能保留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声门型喉癌的喉功能保留率,减轻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肝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疗效及其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HBV)垂直传播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乙肝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孕10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两组新生儿均采取阻断治疗。两组孕妇于孕12周、20周、30周对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进行检测,统计ALT复常率及HBV-DNA的转阴率;新生儿1个月时进行乙肝五项测定,计算阻断成功率。结果孕12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5%和10%,对照组为10%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0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为50%和45%,对照组为20%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0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为100%和95%,对照组为45%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孕妇早期应用替诺福韦酯可以进行有效治疗,并能阻断母婴间HBV的垂直传播。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强化气道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 2月 ~2019年 9月期间,选择我院 104例接受气道护理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 52例;观察组采取强化气道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首先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对比,护理前两组数据无差异, 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最后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结论:强化气道护理对于老年患者的血气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针对来该医院注射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合并乙肝疫苗的84例婴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做总结性研讨,讨论接种后的成果是否理想。方法现将84例研讨对象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诊疗方式划分为三组。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组。每组分别为28例成员。参照A组新生儿降生后按0、1、6月仅接种乙肝疫苗。剂量每次一针,10微克。参照B组新生儿降生后,既不接种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也不接种乙肝疫苗。研讨组在新生儿降生24小时内接种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00IU后,同时在在0、1、6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一次,剂量每次10微克。对比三组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参照B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抗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参照A组、研讨组携带率更高。同时研讨组携带率更小于参照A队。参照A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7.14%,包括低热1例,皮疹1例,共2例。参照B组由于没有进行任何接种措施,因此未出现任何副反应发生情况。研讨队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为3.57%。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队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差距较弱,(P<0.05)。结论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具有显著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效果,并且不会给婴儿机体造成损害,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管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三所医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3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ICU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直接影响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疗效及转归。临床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气道管理干预措施,以此分析气道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60例,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对60例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进行不同的气道管理措施气管插管+球囊、口咽通气管+面罩、口咽通气管+面罩+球囊,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的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气道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已经建立人工气道的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162例脑卒中并已经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8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和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循证护理在本病的护理中效果较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气阴两虚心悸患者通过中医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资料7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西药盐酸美西律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中药炙甘草汤加减量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81.0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采取炙甘草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早搏次数,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少,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对喉癌术后伤口及患者气道切口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 100例行气管切开或气道造口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观察组采用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对照组未采用。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管移位或脱管发生率、痰液粘稠度、痰量记录准确性、伤口浸渍程度、患者换药次数及费用,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管移位或脱管发生率低、气切纱布保持干燥时间、痰液性状观察记录、痰液清理时间、伤口浸渍程度,切口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采用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后气道湿化管固定好,气切口痰液清理方便,预防患者伤口及气道口浸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面罩给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式CPAP氧疗,治疗后两组呼吸,紫绀,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并比较了肺部体征的改善时间,还需要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血气分析的动态结果。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后,观察组SaO2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5),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鼻塞式CPAP疗效明显,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肺循环,血液循环,以及各种不良症状,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