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3-2021.6期间治疗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临床治疗的资料,对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的护理措施主要是穿刺护理和预防治疗时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应用护理措施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其中9例患者的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完好,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症状,其中1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1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其中另外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3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这3例患者又重新进行了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另外2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治疗时的痛苦,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理门诊收治的18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均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整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在治疗前、后,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家长用问卷以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中行为干预及行为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采取行为干预及行为心理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ADHDRS-Ⅳ-Parent量表的总分和注意缺陷分值、多动分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实施行为干预及行为心理护理后,可有效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认知功能评定特征,总结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ADHD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哌甲酯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认知功能、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连续性操作测验(CPT)错误数、漏报数和反应时间等指标、威斯康辛卡片分类各项指标以及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PT错误数、漏报数和反应时间、治疗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明显降低,概念化水平百分位数和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水平明显升高,除了非持续性错误数和概念化水平百分位数指标外,研究组患儿的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研究研究组患儿精神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明显提高ADHD患儿认知功能,改善患儿精神症状,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在肩袖损伤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肩袖损伤恐动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恐动症评分与肩袖损伤修复总有效率等观察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TSK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的TSK评分比干预前低,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TSK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肩袖损伤修复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肩袖损伤恐动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肩袖损伤修复总有效率。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耳穴贴压治疗肝风内动型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进行分析观察。 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4 月间在 我科 采取了 耳穴贴压 进行 肝风内动型小儿抽动症 治疗的 62 例患者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 n=31 )和观察组( n=31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使用 常规护理加耳穴贴压 ,对比两组患者 YGTSS 评分和护理效果。 结果 耳穴贴压治疗前 ,两个组别患者的 YGTSS 评分对比没无意义,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 YGTSS 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有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 肝风内动型小儿抽动症 患者时,对其 采取耳穴贴压中医护理 措施 后 效果佳,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龄儿注意力和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7例就诊的ADHD学龄儿给予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如安思定+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比较治疗前后父母评定量表评分、生物反馈指标及感觉综合能力发展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儿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在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四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在本体觉、前庭觉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3个月后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ADHD学龄儿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患儿注意力及信息从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ADHD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至 2022年 12月在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 96例恐动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4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包括协同专科护理、协同疼痛护理、协同康复护理、协同心理护理及协同出院教育和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恐动症水平、功能训练依从性、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恐动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训练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 8个维度中,除了一般健康状况外,其余7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可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恐动症水平、提升其功能训练依从性,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护理干预方案构建及应用。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医院关节外科病房经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且遭受术后恐惧症困扰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的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包含30位患者,性别比例保持在20:10,年龄分布在32岁至79岁的范围内。而观察组则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间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患,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区间为31至78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恐动症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导致痛苦和僵硬的渐进性关节病变,常见于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病例中,体现了疼痛的持续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作为人体内最大且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膝关节承受的垂直负荷可高达自身体重的4至6倍,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疼痛日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及恐惧回避信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疼痛日记为基础的疼痛干预,对比恐动评分、恐惧回避信念评分。结果: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恐动评分相差较大,P<0.05。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恐惧回避信念评分相差较大,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以疼痛日记为基础的疼痛干预,能够有效减弱恐惧及恐动信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疼痛管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