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迟结扎脐带对足月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为700例,参照单双号分发法将这700例产妇做分组处理,由其中350例接受常规结扎脐带处理的产妇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50例接受延迟结扎脐带的产妇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以及新生儿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出血量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等指标,降低其高胆红素血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以及产妇出血量,这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脐带延迟结扎效果及对血红蛋白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参考对象60例,分为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其指导原则以电脑随机法为主,且临床检查发现,全部新生儿均为足月分娩;其中,娩出10s后对脐带立即结扎为对照组,娩出2min后延迟结扎脐带为研究组,比对2组最终成效,包括:临床指标(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并发症情况(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结果:关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新生儿娩出24h后,数据有意义,(55.91±6.02%、190.54±20.58g/L、3.33%)VS(66.57±8.34%、204.79±27.65g/L、23.33%),且研究组居更高水平,P<0.0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新生儿(23.33%)、研究组新生儿(26.67%)无区别性,P>0.05。结论:对于足月分娩新生儿,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提升方面,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提升方面,可选取延迟脐带结扎措施,效果明显,推广意义高。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门静脉结扎和肝脏离断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性分析本院自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收取的 10例腹腔镜们静脉结扎和肝脏离断手术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术前访问、术前准备以及手术护士的配合等。 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每一出现任何的并发症,平均的手术时间在 3小时左右,平均的出血量为 300毫升,术后都安全的回到病房。 结论 腹腔镜手术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很强,应该充分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仔细掌握手术步骤,确保设备仪器的功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仔细观察手术的进展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护理情况。方法:取本院行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80例患儿为主体(2021年5月-2022年5月),运用信封法分成实验组(n=40)、参照组(n=40),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统计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家属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自主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家属满意度评分较高,并发症率较低,与参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针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进一步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还可提高家属满意度。
简介:摘要: 疝气为小儿常见腹部外科疾病之一,为小儿腹膜壁薄,腹腔内组织突出腹膜引起有关,易发生嵌顿,多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借助腹腔镜工具,以微创方式完成手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优势更显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为临床中治疗腹股沟斜疝主要方式,术后复发多是因为疝环大、腹膜结扎不全、线结意外滑脱等。其中巨大疝 (内环口直径≥ 1.5cm)是最主要的复发原因。对小儿巨大腹股沟斜疝可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对松驰扩张的外环口或腹股沟管紧缩或修补。我们对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在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利用脐正中襞对内环进行加固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 究双血管钳配合气门芯结扎新生儿水肿脐带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我 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的 100 例水肿脐带新生儿进行研究 。通过不同 脐带 结扎 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50 例,双血管钳配合气门芯结扎 )和对照组( 50 例,常规结扎)。 对比两组 的结扎效果 。结果: 观察组断 脐成功率比 对照 组更高, 脐部出血、感染例数以及脐带脱落时间比 对照 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 水肿脐带新生儿结扎中实施双血管钳配合气门芯结扎法 的效果更好, 成功率高,出血、感染风险低且能够保证脐带快速脱落。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探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腹股沟斜疝患儿展开调查探究,在为其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并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效果。方法:本次探究共计抽选了100位腹股沟斜疝小儿病患,其均来自于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接收的小儿病患中。对这些病患展开相应的分组,50位小儿病患采取常规护理对策,称该组为对照组;另外50位小儿病患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称该组为实验组。护理结束后,评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性。结果:统计护理满意度,实验组占据优势地位(P<0.05);统计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水平,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实施高位结扎手术的小儿病患而言,对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能够增加小儿病患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增进患儿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临床价值颇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面护理在行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对于经单孔腹腔镜进行的小儿外科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9月份起到次年12月份期间来本院儿科接受诊治的需要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中按照随机方式抽取84例,并按随机抽样将样本分为仅接受常规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与治疗的基础上依据患儿自身情况加用我院自制的手术护理的观察组,每组样本数量均为42例。该试验主要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施手术护理的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手术护理在经单孔腹腔镜进行的小儿外科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过程中有着能够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舒适度,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长,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PICC导管是指经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被认为是安全、经济、创伤小的一种可靠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减少了药物引起的渗漏,同时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着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拔管困难是其中之一,现将我科出现的1例经肱静脉PICC置管患者拔管困难的护理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