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在处理明显存在的主诉症状时,常常忽视营养不良的存在。纠正营养不良是有意义的——因营养不良对骨骼肌肉、胃肠道、心肺功能、免疫系统甚至心理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体重丧失超过20%的病人,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来鉴别营养不良的病人,绝大多数医院

  • 标签: 医院 人工营养 营养支持 免疫系统 营养不良
  • 简介:营养不良”与“营养不足”经常是不确定的和互相转换的。营养不良是与所有适当的和最佳的营养状况相反的情况,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肥胖是营养不良的一种形式)。营养不足常是指一般的营养缺乏的状况,也暗示摄食不足。

  • 标签: 营养不良 维生素 肠道功能紊乱 肠功能
  • 简介:<正>913818Gilbere氏综合征:附一家族五例报告/马兴刚//实用内科杂志.-1991,11(5).-273该征又称特发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报告一家族三代5例,例1为首证患者,男性,27岁;例230岁,例332岁,均为例1姐姐;例458岁,为例1父亲;例579岁,为例1祖父。5例患者均自幼或10岁时发现皮肤、巩膜黄染,无厌油、纳差、上腹痛等症状,发育及劳动力正常,除皮肤巩膜黄染外,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仅示总胆红素升高,并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此征预后良

  • 标签: 代谢疾病 高胆红素血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糖尿病患者 正常对照组 骨密度
  • 简介:碘是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后者对人体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妊娠妇女自身及胎儿对碘的需求量增加.但此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而致其对碘的排出增多,因此,孕妇常面临碘缺乏的危险。严重的碘缺乏可导致母体及胎儿甲状腺功能紊乱.

  • 标签: 妊娠妇女 碘营养 孕期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产科门诊孕期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初诊进行产检的孕妇2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8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的血营养元素含量、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血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65.6%)明显高于对照组(50.8%)、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4.8%)明显低于对照组(28.9%)、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4.1%)明显低于对照组(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产科门诊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营养结构,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妊娠并发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孕期营养 健康教育 妊娠结局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进展而表现不一,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美国成人NAFLD发病率接近20%。日本为21.8%,韩国为24.6%,我国成人NAFLD发病率为12.6%~25%。美国12~18岁青少年NASH发病率为3.0%,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营养治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随着胆道结石发病率的上升和人群中嗜酒者的不断增多,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营养支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是AP治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讨论近年AP营养支持方面的几个问题。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治疗 营养支持 胆道结石 发病率 嗜酒者
  • 简介:消化系统空腔脏器的恶性肿瘤除肿瘤炎性反应干扰营养代谢外,直接导致进食障碍、消化不良、吸收不足等,因此患者营养不良(本文主要指营养不足,下同)尤为多见,不仅发生率高、对机体危害大,对各类抗肿瘤治疗的影响也最为严重。随着营养肿瘤学理念的建立,以及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规范和普及,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日益彰显,临床及基础研究活跃,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概述如下。

  • 标签: 胃肠肿瘤 营养支持 综合治疗
  • 简介:X连锁遗传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最先在1923年报道,直到1976年才认识到是仅累及男孩的致命性神经变性病。现在已经确认了其遗传缺陷和生化异常。正在进行的研究有以下新发现:①表型表达差异较大。至少1半的X—ALD为成年病人,表现较轻,而作为携带者的女性也可发病。

  • 标签: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神经变性病 X连锁遗传 生化异常 遗传缺陷 表达差异
  • 简介: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外科医师Dudrick首先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并应用于临床,此方法能维持机体基本生理功能并促进生长,现已成为处理危重患者的常规手段。然而,TPN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随着TPN配方的改进,如增加脂肪含量、降低葡萄糖含量、氨基酸制剂的改进、脂肪乳剂等,NAFLD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仍是TPN最突出的问题。

  • 标签: 全胃肠外营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 脂质代谢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知情同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术前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前GEEN组)、术后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后GEEN组)、胃肠外营养组。术后GEEN组患者在术后12h间断口服温水,如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24h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逐渐增加至全量,第4天开始按30mL/(kg·d)口服至第七天,术后3d内,不足的能量或水、电解质通过静脉途径补充。同时术后7d内按4IU/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术前GEEN组在术前3d按30mL/(kg·d)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术后4d与术后GEEN组的前4d方案相同,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同时术前3d至术后4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胃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按胃肠外营养常规支持,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观察患者临床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肺部感染等)。营养前或术前1d和术后8d清晨采血检测肝功能、NK细胞、T细胞亚群(CD3比例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C5)。结果术前GEEN组和术后GEEN组中各有l例因术后出现明显腹胀不愿意继续口服而退出,其余个别病例出现轻度腹胀等不适,经过调整进食速度和短暂休息后好转,均按计划完成治疗。三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大出血、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GEEN组相对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蛋白水平比较,术后GEEN组、术前GEEN组总蛋白均比胃肠外营养组高(P=0.00),以术前GEEN组提高更明显(P=0.00),而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16),肠内营养组需要补充的白蛋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17例原发性PD患者和1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估,包括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上臂中点周径(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中点周径(MAMC)和腹围等营养指标,同时记录PD患者基本情况,PD病情(包括病程、首发部位等)、Hoehn-Yahr(H&Y)分级、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PD非运动症状问卷调查(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DM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等。比较PD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PD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D患者组的体重(P=0.012)、BMI(P=0.018)、MAC(P=0.037)、TSF(P〈0.001)和腹围(P=0.001)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但PD患者组的MAMC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男性PD患者的TSF(P〈0.001)和腹围(P〈0.001)明显小于对照组男性,MAMC显著增大(P〈0.001),女性PD患者不仅TSF(P=0.001)和腹围(P〈0.001)显著小于健康组女性,体重(P=0.012)、BMI(P=0.007)和MAC(P=0.003)同样显著降低。PD患者TSF与PD病程(r=-0.270,P=0.003)、LED(r=-0.243,P=0.008)、UPDRS第4部分评分(r=-0.215,P=0.020)和患者是否存在剂末现象(r=0.188,P=0.045)具有相关性;MAMC与HDMA得分呈负相关(r=-0.190,P=0.041);BMI与PD首发部位相关(r=0.222,P=0.017)。结论:P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女性、病程长、大剂量左旋多巴、运动并发症(剂末现象)、焦虑和PD症状首发部位可能是PD患者患营养不良潜在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营养状况 体质量指数 量表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肾功能水平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住院的患者189例.依据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2~14分)、营养不良危险组(8~11分)和营养不良组(0~7分).比较各组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9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组10例,占5.3%;营养不良风险组58例,占30.7%;营养正常组121例,占64.0%.与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中性细胞计数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年龄分布、肾功能及贫血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6,95%CI1.00~1.12)、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95%CI0.94~1.00)、低BMI(OR=0.76,95%CI0.65~0.87)、低ALB(OR=0.93,95%CI0.86~0.99)和贫血(OR=2.46,95%CI1.60~3.32)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增龄与肾功能不全可能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且营养不良也与患者的BMI、ALB水平及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老年人 肾功能不全 营养状况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