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口底畸胎样囊肿临床病理及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对2000年4月-2008年5月有详细记载的10例口底畸胎样囊肿的临床特点、组织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口底畸胎样囊肿多发生于新生儿及儿童,表现为活动的囊性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由于位于口底,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进食困难,从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组织学观察该囊肿除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外,还有呼吸道上皮和(或)胃肠上皮。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摘除,随访3-103个月无复发。在对患儿呼吸道无明显压迫等情况下,可以待患儿身体状况较好时行囊肿摘除术。结论:口底畸胎样囊肿由于生长位置的特殊性,尽管系囊性病变,但对患儿影响较大。B超、CT、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处理,早期手术彻底切除预后良好。
简介:2011年已经过去,《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两家杂志社再次联合举办2011年度中国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杂志社共从收到选票中根据得票多少评出了最能反映2011年度中国口腔医学的十大新闻事件。
简介:2010年5月22~23日,由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举办的“2010年口腔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在长沙市好来登酒店顺利召开。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党委副书记陶立坚、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基金会主席NabilSamman、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秘书长王渤、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徐韬、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张志愿、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边专、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院长凌均柴、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殷学民、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唐友云、院长陈方平等领导及来自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高校的口腔医学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湖南、江西、海南等省的口腔医学专家及会议代表约200余人参加会议。
简介:目的利用三维影像扫描和重建技术、三维头影测量技术,比较骨型Ⅰ类和Ⅱ类正畸患者口咽气道的三维结构差异.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骨面型分为骨型Ⅰ类组和骨型Ⅱ类组,年龄、性别严格匹配、均角研究对象共22对.将所有研究对象正畸初诊时拍摄的全头颅CBCT影像导入DolphinImaging3D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分别测量其口咽气道、腭咽气道、舌咽气道的气道容积、气道长度、最小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矢状径、横径及其比例关系,对两组间的气道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骨型Ⅱ类患者的舌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积[(144.27±68.30)mm^2]及口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矢状径[(8.28±2.58)mm]较骨型Ⅰ类患者[(193.93±71.54)mm^2,(9.76±2.22)mm]小(P≤0.05).结论骨型Ⅰ类和Ⅱ类患者口咽气道三维结构具有一定差异,矢状骨型对口咽气道结构具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