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企业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企业之间自由竞争通过价值规律起作用来促使企业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即市场失灵,使得壮大行业实力、净化市场空间的社会生产目的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必须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来保障市场的健康运行。市场失灵是指受市场本身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通过单纯的市场机制来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状态。

  • 标签: 茶叶企业 市场策略 政府调控 价值规律 市场机制
  • 简介:茶树具有喜湿、耐阴的特性,在种植过程中常用各种其他方法来遮阴,以达到高产优质。套种是一个种对茶树的生长具有多种益处的茶园栽培方法。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综合前人的研究,综述了套种对于茶树高产优质的影响,详细说明了套种的优势和模式。

  • 标签: 茶树 套种 高产优质
  • 简介:萎凋是红茶、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尤其对成茶香气、滋味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近年来一直成为茶叶加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茶叶萎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未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各种因素对成茶品质影响以及可精确的调控环境温湿度、光照光质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指标,为今后萎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方向。

  • 标签: 红茶 乌龙茶 萎凋 茶叶加工 茶叶品质
  • 简介:本文系统探讨了白茶的传统退青熟化技术、茶青萎凋过程退青熟化技术,同时对白茶净茶的退青熟化技术进行系统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白茶退青熟化技术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与光照强度.

  • 标签: 白茶 退青熟化技术 技术探讨
  • 简介:佛香荼是以大叶种和小叶种的Fl代杂交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名优荼。通过几种不同加工工艺的试验对比,初步得出了一套科学的、符合佛香品种鲜叶适制性的加工工艺,为佛香茶增加花色品种、形成系列化开发作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 标签: 加工工艺 佛香茶 品质 名优茶 绿茶
  • 简介:利用6CZG-60型热风整形平台进行工夫红茶的提香试验,分析不同提香温度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提香温度的升高,各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先增后降,130℃提香处理的红茶感官品质最好,115℃提香次之;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不显著。适当的提香能一定程度的提高红茶滋味及香气品质,提香温度不应高于145℃,最适在115℃-130℃之间,所得红茶香气高甜,滋味鲜醇,综合品质突出。

  • 标签: 工夫红茶 热风提香 温度 品质
  • 简介:普洱茶的后发酵陈化工艺有二种,一是传统工艺,即将生茶(晒青散毛茶和用晒青散毛茶经蒸压成型的紧压茶)贮存于干仓中长时间自然缓慢发酵陈化;二是现代工艺,即将生茶(晒青散毛茶和用晒青散毛茶经蒸压成型的紧压茶)采用湿仓渥堆、人工快速后发酵陈化。

  • 标签: 后发酵 陈化 茶品质 传统工艺 紧压茶 晒青
  • 简介:随着人们对植物生理机能的不断了解,许多厂家生产了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功效的液体肥。如目前在农作物_中应用的叶面宝、爱多收、植保素和多合一等等,在茶叶中的初步试验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据台湾紫园生化企业有限公司介绍,茶叶香醇素在茶树上喷施能增强光合作用,调节呼吸速率,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对改善茶汤的滋味,增强茶叶耐泡性有较佳的效果。但该产品在我省茶叶上使用的效果如何,尚不清楚,为此于1987—1988年进行了茶叶香醇素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茶叶产量 光合物 植保素 呼吸速率 叶面宝 鲜叶
  • 简介:采用微波提取-超滤膜过滤-反渗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产品可以速溶于冷水,无“冷后浑”现象。提取三次后,产品的提取得率为干茶叶的25-30%。提取温度低于75℃,超滤膜PVDF和PVA,截留分子量为10万,冷冻干燥温度为-30℃。速溶茶产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如蛋白质、胶质、钙离子等是形成茶絮凝的主要因素。速溶绿茶的蛋白含量高于20%,超滤残留物中的钙离子浓度达4862.68mg/kg,速溶茶中钙离子含量为541.94mg/kg。采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过滤可以将部分大分子络和物除去,降低茶絮凝的形成机会,使速溶茶速溶于冷水,澄清透明。

  • 标签: 速溶茶 微波提取 超滤 反渗透
  • 简介:本文在潮州红茶发酵工艺参数研究中,分别设置3个温度参数和3个时间参数,正交设计。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发酵温度和时间对红茶的品质影响不同,并得出发酵温度和时间的最佳参数,即发酵温度30℃,时间6h。

  • 标签: 潮州红茶 发酵 温度 时间
  • 简介:本研究对婺源茗眉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包装,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贮藏,探讨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的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锡罐包装在-10℃条件下贮藏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铝箔复合袋包装在5—10℃条件下贮藏经济实用效果较好聚乙烯袋、牛皮纸袋等材料包装在室温下贮藏效果差,不宜采用。

  • 标签: 包装 贮藏 婺源茗眉 品质
  • 简介:“飞来紫茶”是栽种在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地区的一种珍稀紫鹃茶树品种,受原始种的限制,直至2016年前仍处于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状态,近两年我们通过套用惠州地区新型紫茶品种的生态栽培模式,采用人工遮荫、覆盖、茶林间作等方式提高遮光度,改善茶园田间小气候,以此提高紫茶的品质.

  • 标签: 紫茶 生态栽培 品质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茶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把剥制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分别用任氏液、0.5g/L、1g/L、2g/L的茶溶液浸润,测定不同浸润时间肌肉收缩的阈强度和单收缩的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收缩幅度以及潜伏期等生理指标。结果:低浓度的茶溶液处理较短时间时,腓肠肌收缩的兴奋性、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收缩幅度均随茶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若超过一定浓度或时间,这些收缩特性均随茶溶液浓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潜伏期不受浸润溶液中茶成分的影响。结论: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受到茶成分的影响。低浓度茶水在短时间内可提高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处理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会减弱骨骼肌的收缩能力:神经肌肉接点兴奋的传递速度不受茶成分的影响

  • 标签: 蟾蜍 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
  • 简介:以盆栽五年生白叶单丛茶树为试验材料,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研究了土壤干旱对茶树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胁迫程度下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HDA)含量均随胁迫程度加深而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规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的初期,其活性提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强度的加剧,其活’性降低,后期又呈现升高的规律;过氧化物酶(P00)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由此说明,茶树鲜叶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 标签: 白叶单丛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 简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茶叶已成为我省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茶叶产业在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稳定农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认真分析茶叶产业的现状与优势,采取正确的发展思路与措施,推进我省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市场一体化条件下,提高我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更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有效增长的客观需要.本文对我省茶叶产业的现状、发展优势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谈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 标签: 茶叶产业 现状与发展 思路探讨 广东 农业结构调整 优势农产品
  • 简介: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对富硒茶的叶面或根际部位进行处理,摘取所施硒肥作用时间不同的样茶进行实验,测定茶样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不同施硒处理条件对富硒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 标签: 富硒茶 施硒处理 生化成分
  • 简介:在进行茶叶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加工技术或工艺过程进行探讨时,需要了解在制品的化学变化,并与茶鲜叶对比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是,怎样能真实反映内含成分的含量,实践中发现,固定样品的方法对其影响很大,为此,笔者以同样的鲜叶采用几种热源固样方法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合适的方法.

  • 标签: 固样方法 茶鲜叶 化学成分 茶叶科学 加工技术 冷冻固样
  • 简介:传统单丛茶大多采用烘干工艺干燥,本文对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岭头单丛茶加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处理样茶感官品质审评、生化成分测定以及香气物质的检测分析,发现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单丛茶品质具有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茶汤滋味相比较为醇和。实验发现先经过初步烘焙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茶叶品质最优。同时,实验结果也提示,不经烘焙直接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样茶品质欠佳。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真空冷冻干燥 茶叶品质
  • 简介:中国茶文化资源最丰富,历史悠久.在少儿中,开展茶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推广茶文化,推进茶为国饮的基础工程.本文从茶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上论证在少儿中开展茶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通过激发少儿参与茶文化活动的兴趣、意志、毅力和切入点等进行探讨.

  • 标签: 茶文化活动 少儿 文化教育 文化资源 教育活动 茶文化学
  • 简介:南海农场建立胶茶人工群落已取得显著成绩,大部分茶叶投产收获,部分进入旺产期,从1984年起,年产干茶两万担以上,1988年全场干茶总产突破三万担大关。历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干茶产品达十七万九千余担。随着胶茶生产发展,胶茶种间出现了新的问题,橡胶按常规修枝整型,形成了多主枝多轮次的庞大树冠,群落中荫蔽度达70—80%,严重地影响了茶叶大幅度减产。荫蔽度过大成为胶茶群落成败的主要矛盾,1988年1月针对此问题,改革胶茶

  • 标签: 荫蔽度 栽培技术 人工群落 茶树生长 茶园管理 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