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论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在西藏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中草原类型数据形成的技术方法。构建基于遥感技术的野外样点数据采集、综合多源数据建立草原分类系统、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生成图形与属性数据等技术集成体系。野外采集样点2432个,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测定草原类型及其生境与植物生物学特征。基本信息源为TM数据,参考信息源为SPOT数据;基于上世纪80年代西藏草原类(亚类)分类系统框架,依据样点资料建立草原类型分类系统;在eCognition软件支持下,通过影像多尺度分割、最邻近和隶属度函数法信息提取与人机交互式修正,快速精准完成了西藏草原类型数据的集成。
简介: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在充分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PS和RS)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草原生态信息实现规范化采集与更新,实现生态基础数据、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修复技术等信息要素互通共享,可以为不同区域中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区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简介: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鸟审旗为研究对象,利用乌审旗2000、2005、2007年三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基础上获取土地荒漠化现状矢量数据、动态变化矢量数据等为基本数据源。分析2000年、2007年的荒漠化类型面积的数据,得出其变化幅度、动态度,由此可看出在研究时间段内各个荒漠化类型面积的增减。通过分析2000—2005、2005—2007两个阶段的荒漠化类型转移情况的数据,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得出各个类型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在这两个阶段的转移情况。再利用乌审旗气象站点1980至2006年的气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选择降雨量、气温、蒸发量、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的数据,对其进行了5年滑动变化分析得出乌审旗气候时空变化图等,得到其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
简介: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化土地分布,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化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简介:对三种不同处理的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的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hm^2丸衣化处理的苜蓿与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的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m^2)低于未丸衣化但亩施复合肥10kg的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化亩施消毒鸡粪10kg的处理(158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的2.5倍.
简介:2014年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N)、磷肥(P)、有机肥(A)配施对该地区产草量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氮肥(15g/m~2)+磷肥(22.5g/m~2)+有机肥(1500g/m~2);(2)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以N_3P_2A_3组合最优;牧草粗灰分最优组合为N_4P_2A_2;牧草粗脂肪含量最优组合为N_4P_3A_1;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优组合为N_3P_2A_3;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最优组合均为N_3P_4A_3。本试验所测牧草营养成分含量与不同施肥种类和水平之间直观比较结果无明显规律性,说明该地区植物营养与氮肥、磷肥、有机肥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有待今后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