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国际友人丛书》第三辑中有一本不太引人注意的小书:《延安精神……战时中美友好篇章》,作者是战时驻延安的美军“迪克西使团”的成员约翰·高林。这既不是一部理论著作,也没有提供太多不为人所知的新材料,但却有一个特色:作者是使团的正式摄影师,因此,他在书中以大量的照片代替叙述,让我们在生动的画面中看到了一部分当年的延安生活,看到了当时在中共领袖和美国人之间如此密切、友好的联系和交往。掩卷而思,应该说,这种关系的中断确实是中美关系和中国历史的太大的遗憾。美国在二战后期派遣“迪克西使团”(即美军观察组)赴延安与共产党人合作,是与其对日作战的初步战略构想有关的。当时美国人计划在山东
简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孔子在原始经学时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且完整的经学诠释学命题。关于这个诠释学命题的提出,孔子是受动于血缘宗法制信仰的推动。而没有给出逻辑的论证,因此孔子以一个独断论的诠释学命题封闭了“六经”文本。把“六经”负载的意义在绝对的遵循中诠释为绝对真理——周公礼乐制度,同时也为自己塑造无冕素王的圣人形象提供诠释学意义上的必要性准备。西方基督教的释经学关于《圣经》的诠释有着重要的自解原则,中国经学诠释学对“六经”或《十三经》的诠释也有着在信仰上构成的自解原则。而经学诠释学自解原则告诉我们,“述”的字义与词义是“遵循”.“作”的字义与词义是“制作”与“兴作”。杨伯峻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过度诠释为“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从而把一个经学诠释学命题降解为文学诠释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