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为7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对其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在开胸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1天后、3天后、7天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胸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背动脉穿支的显微解剖特点,探讨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AP)修复手部软组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4年11月,对10侧成人尸体胸背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腋动脉,解剖、观察、测量并统计胸背动脉穿支数量、血管直径等;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对52例伴有骨质、伸肌腱外露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TAP修复,术后进行门诊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胸背动脉穿支为2~4条,以3条最多,穿支外径0.22~0.68 mm,穿支入皮点距腋后襞的距离5.2~11.8 cm。52例皮瓣手术顺利,供区均直接关闭缝合;48例皮瓣成活,2例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通过换药、游离植皮后伤口愈合。随访5~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不过分臃肿,外观评价良好。结论TAP切取皮瓣厚度薄,供区隐蔽,直接缝合后遗留瘢痕不明显,对供区的功能及美观影响小,是一种理想的皮瓣。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开胸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控制作用。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开胸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1例)和对照组(n=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疼痛规范护理措施。结果:在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方面,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严重疼痛分别为74.19%、16.12%、6.45%、3.22%,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严重疼痛分别为16.12%、38.70%、25.80%、19.35%,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疼痛规范护理在行开胸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患者疼痛控制情况较好,且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不良反应得到较好的控制,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背动脉前锯肌支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中的补救作用。方法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对4具新鲜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测胸背动脉前锯肌支的数量、长度、直径及来源。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即刻再造乳房的患者临床资料。在分离、切取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胸背动脉受损,改用以胸背动脉前锯肌支为蒂制备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乳房外观和质地、乳腺癌有无复发以及供区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在4具(8侧) 标本中共发现11条前锯肌支,长度为(6.3±1.8) cm,直径为(2.4±0.4) mm,其中7条发自胸背动脉主干,3条发自胸背动脉垂直支,1条发自胸背动脉水平支。临床病例共纳入6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年龄29~61岁,平均42.7岁;病程(10.7±5.4)个月(2~36个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继发乳房缺损面积为14 cm×6 cm~16 cm×7 cm,术中切取背阔肌肌皮瓣皮岛面积为13 cm×6 cm~17 cm×6 cm。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术后随访9~28个月,平均13.7个月,所有患者乳房外观和质地满意,均未见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胸背动脉前锯肌支解剖恒定,与胸背血管相交通,可以为背阔肌供血;以胸背动脉前锯肌支为蒂可有效保证背阔肌肌皮瓣的血运,可作为胸背动脉主干损伤情况下乳房再造的补救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活动性疼痛评估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进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功能性活动受限、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静息性疼痛及活动性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AS)Ⅰ级及Ⅱ级例数多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测试问卷(SCL-9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对其实施以活动性疼痛评估为基础的疼痛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性活动限制程度及负性情绪,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胸科手术患者PACU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择期行胸科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PACU患者的病历资料,性别不限,年龄18~8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收集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吸烟史、饮酒史、非胸外科手术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免疫系统疾病病史;手术方式、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神经阻滞、阿片类药物和右美托咪定使用情况;收集PACU期间补救镇痛药物用量、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和PACU停留时间。根据PACU气管拔管后10 min时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VAS评分>3分)和非中重度疼痛组(VAS评分≤3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ACU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 698例患者,静态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46.70%,动态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54.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食管癌根治术、纵膈手术、肋骨/胸骨手术是胸科手术患者PACU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年龄增加、腔镜手术、术中使用神经阻滞和右美托咪定是胸科手术患者PACU中重度疼痛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女性、食管癌根治术、纵膈手术和肋骨/胸骨手术是胸科手术患者PACU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年龄增加、腔镜手术、术中使用神经阻滞和右美托咪定是胸科手术患者PACU中重度疼痛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