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互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日一次,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2009年1月-2011年12月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和结脂蛋白B比治疗均有显著降低。随访三个月出院患者,总胆固醇,结脂蛋白B均有正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 标签: 心肌梗死 降血脂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介入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早期溶栓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并比较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优于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的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针对两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AMI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应用CNP措施,为目前的整体护理体系改革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及途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住院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作为青年组。同时选取同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愿者50例作为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及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及血栓形成的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的比例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及血栓形成为主要冠脉病变特点。应样控制并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体格检查,及早预防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 危险因素 冠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对625例A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和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组的年龄、心绞痛病史、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结果625例AMI中有8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平均年龄35.5士11.8岁,且发病多有大量吸烟史。结论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病人的主要发病机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回顾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检治疗后的冠状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0-6h治疗的再通率显著高于6-12h治疗的再通率,差异具有显著性;12h内的总再通率为68.8%。早期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的患者均病情平稳,治愈康复后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患者实施早期积极的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愈手段,并且溶拴治疗的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就会越高,越利于其开通,推荐广大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县医院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早期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溶栓患者均成功再通.无一例死亡,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基层县医院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再通成功率,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AMI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6h组(39例)及≥6h组(19例),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经溶栓治疗后的再通率及预后。结果58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45例,再通率为77.59%,其中<6h组的再通率再通率明显高于≥6h组(P=0.018)。溶栓治疗过程中死亡3例(5.17%),均来自≥6h组,而<6h组无死亡病例,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临床效果好,安全、有效,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尿激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医院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循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后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P<0.05;两组住院时间、费用与卧床时间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明显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临床救治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抗凝、降脂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反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发病快,临床应重点对待,通过生脉饮口服液配合常规用药,可以起到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病情,减少致死致残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用药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35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设为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尿激酶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再通率68.6%,对照组再通率28.6%,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溶栓2h内、3~6h与7~12h在不同时间溶栓再通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清CK、CK-MB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的再通率较高,而且血清CK、CK-MB水平高,用药效果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心肌梗死 用药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优化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72例,按盲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加用优化护理路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护理满意度与相关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应该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优化护理路径 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抽选6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均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证实为急性心梗,患者同时还接受心电图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为68.2%,比较之下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率为81.8%显著更高(P<0.05)。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在康复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心肌梗死疾病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心肌梗死疾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在康复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康复期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问题,约7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合并心律失常。通过1年间对于我科8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心梗早期低钾血症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低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急诊PCI术的整个过程中,针对使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有效的分析。方法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任意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手术患者当做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140例,从中选择70例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参照组,剩下70例患者展开全程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心区疼痛再发率均要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时候科学运用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者疾病复发,且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心态。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诊PCI 全程护理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