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及对症状、肠道菌群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研究组(均n=50),分别采纳常规护理、强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肠道菌群改善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比组更短;干预后,研究组肠球菌属、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较对比组更高;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小儿急性腹泻复发率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结论:强化护理模式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症状消退间、肠道菌群改善以及疾病复发率降低均可起到积极影响。
简介:创口、创面感染,是外科临床中尤其是创伤外科常见疾病.如何处理创面感染,特别是较多脓性分泌物的创面,尽早恢复机体原有的形态和功能,是临床工作的一个老问题.笔者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同0.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冲洗清洗,然后用0.2%甲硝唑溶液湿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就1991年至2001年10年之间遇到的4例典型病例为例,浅谈体会.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探究临床常见治疗手段的效果,帮助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9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感染病因、感染部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数据的差异。结果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看出症状通常为呼吸及消化系统的外在表现,当然还有一些患者为皮肤受损。在所有症状中体温升高发生率最高,通常以高温为主,最高体温可达41℃,高温持续6个小时到72个小时不等;在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病因中,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等,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消化道以及多部位同时感染;观察并对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发现计数>80死亡率最低,计数<20的死亡率最高,达到100%。结论 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一定要关注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 要:肺部感染与非感染性病变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CT 作为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两者的鉴别中具有突出地位。准确的 CT 鉴别能够避免误诊和误治,使患者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对病变的形态(如结节、肿块、实变等)、分布特点(是局灶性还是弥漫性)以及密度变化等进行仔细分析,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这不仅有助于优化治疗策略,还能更好地预测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为患者的康复带来积极影响。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鉴别标准和方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肺部感染和非感染性病变是肺部疾病中常见的两种类型,它们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准确鉴别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肺部感染与非感染性病变的 CT 鉴别,通过对两种病变的 CT 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对两种病变的鉴别能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性,积极探讨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在2014至8月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的数据资料。对64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内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把常规性护理与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进行有机结合。结果在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要明显低,满足χ2=6.34,P=0.0264的差异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产生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年龄大于70岁、手术时间大于1个小时、合并糖尿病的合并与玻璃体的过分溢出;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指标方面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明显低,满足P<0.05的差异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指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要高,满足P<0.05的差异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患者年龄高于70岁同时手术时间比一个小时多、合并糖尿病与玻璃体出现溢出等现象时,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产生感染性眼内炎,在患者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的降低,改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有效改善,取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综合性护理在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ICU病房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 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 50例和观察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通识性指标(平均 ICU住院时间、感染性休克纠正时间、平均住院花费)、死亡率和满意度是否出现较大差异。结果 观察组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平均 ICU住院时间、感染性休克纠正时间、平均住院花费、死亡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通识性指标均明显提升,且有效减少死亡率,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银创伤贴治疗感染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感染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阿米卡星喷剂治疗,研究组使用纳米银创伤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w、2w创面渗出液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临床疗效及创面细菌转阴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w、2w创面渗出液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25%,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3.75%(P<0.05)。研究组创面细菌转阴率为86.25%,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细菌转阴率为51.25%(P<0.05)。结论感染性创面采用纳米银创伤贴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早期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BM、WanFang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有关早期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疗效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10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个队列研究,共计81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手术可明显改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短期病死率[OR=0.57,95%CI(0.42,0.77),P=0.0003]和长期病死率[OR=0.57,95%CI(0.43,0.77),P=0.0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手术可明显降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NVE)患者的短期病死率和长期病死率。结论早期手术可明显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短期病死率和长期病死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感染性发热疾病患者共 100例,根据感染的来源分细菌性组 50例以及病毒性组 50例,并选择 50名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降钙素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①细菌性组以及病毒性组的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细菌性组以及病毒性组的降钙素原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 P< 0.05。而细菌性组以及病毒性组两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05。②从降钙素原检测阳性率看,病毒性组是 86%,细菌性组是 28%,对照组是 4%。结论:降钙素原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更好鉴别细菌或者病毒性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百多邦软膏对于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00例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涂抹,治疗组则对于百多邦软膏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记录,以方便今后的进一步对比。结果治疗组的痊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治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多邦软膏对于治疗感染性皮肤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其见效快、费用适中、不良反应较小,较为安全,因此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于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