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PDCA循环分析归档率低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目的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实现二级甲等评审归档要求和医院管理需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的2018年(实施管理前)3日归档率数据88.86%,分析归档率低于二甲评审归档要求C条款的原因,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PDCA循环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2019年92.28%,2020年95.83%,2021年96.36%,成阶梯式增长,定基比增长8.44%,达到归档持续改进有成效,病历归档与保存管理规范,保障病历安全,达到A级评审要求。结论:科学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监管病案归档,能有效地提高病案的归档率,提高病案书写的工作效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住院病案 归档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用活血化瘀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7月本院中医内科接诊病人8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活血化瘀,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56%,和对照组80.49%相比更高(P<0.05)。关于sf-36评分: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内科用活血化瘀,病人的预后更好,疗效提升更加明显。

  • 标签: 活血化瘀 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眩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在中医药研究理论中称之为“眩冒”,发病时多表现头晕、头重、目眩等症状,对人们正常生活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在前人的相关论述中,眩晕的发生机理与风、火、痰、虚、淤瘀五个方面具有一定关联,其中痰、虚、淤瘀均与机体脾胃功能具有密切联系。而随着当今时代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眩晕病症的发生几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眩晕病症的病因病机也发生诸多改变。现阶段,多种因素导致的脾胃损伤是引发眩晕病症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发病根源,以此调理脾胃,保障患者机体气机畅通,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眩晕 调理脾胃法 治疗经验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减少护理文件书写中常见缺陷的发生,使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完成护理文件的记录,对书写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共200例于2021年9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护理患者的护理文件为研究对象,2021年9月-2022年1月期间进行常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模式的100例患者的护理文件记录作为对照组,2022年2月-2022年6月期间应用PDCA进行护理文件书写的100例患者的护理文件记录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文件书写记录的评分情况。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应用PDCA的观察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运用PDCA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护理文件书写中常见的缺陷,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法 护理文件书写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PDCA循环分析归档率低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目的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实现二级甲等评审归档要求和医院管理需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的2018年(实施管理前)3日归档率数据88.86%,分析归档率低于二甲评审归档要求C条款的原因,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PDCA循环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2019年92.28%,2020年95.83%,2021年96.36%,成阶梯式增长,定基比增长8.44%,达到归档持续改进有成效,病历归档与保存管理规范,保障病历安全,达到A级评审要求。结论:科学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监管病案归档,能有效地提高病案的归档率,提高病案书写的工作效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住院病案 归档率
  • 简介:摘要:眩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在中医药研究理论中称之为“眩冒”,发病时多表现头晕、头重、目眩等症状,对人们正常生活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在前人的相关论述中,眩晕的发生机理与风、火、痰、虚、淤瘀五个方面具有一定关联,其中痰、虚、淤瘀均与机体脾胃功能具有密切联系。而随着当今时代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眩晕病症的发生几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眩晕病症的病因病机也发生诸多改变。现阶段,多种因素导致的脾胃损伤是引发眩晕病症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发病根源,以此调理脾胃,保障患者机体气机畅通,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眩晕 调理脾胃法 治疗经验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制药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药物中已被广泛用于检测,其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文章就原子吸收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使用作了一些讨论和分析,并对其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药品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4(NT4)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诊的肿瘤抑郁症患者36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并应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抑郁症患者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这为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肿瘤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4
  • 简介:TRAIL即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也称APO-2L(apoptosis-2ligand)。它属于TNF超家族成员。被称为继FasL、肿瘤坏死因子(TNF)之后第3个死亡因子。TRAIL具有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他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与其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成员,国外有学者认为OPG可以作为可溶性受体与TRAIL结合.使肿瘤细胞逃逸TRAIL所介导的凋亡。我们在参考近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手工方法制作乳腺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中TRAIL和OPG的表达。探讨OPG的表达对TRAIL抗癌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应的实验及理论依据。

  • 标签: 浸润性乳腺癌 TRAIL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组织芯片 OPG apoptosis
  • 简介: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较为隐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其死亡率仅次于肝癌和肺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胞周期的调控对细胞的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是细胞周期检测中关键的蛋白激酶,主要在S期和G2/M期进行调控,是保证细胞周期正常运行和基因蛋白完整性的重要调节因子,与DNA损伤修复、凋亡及转录等有关。抑癌基因NPRL2也称肿瘤抑制候选基因4,广泛存在于人类组织中,NPRL2基因具有DNA错配修饰、调控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

  • 标签: 细胞周期检测点 结直肠癌 蛋白激酶 诱导细胞凋亡 DNA损伤修复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细菌脂多糖(LPS)所致肺泡上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经G418筛选、Westemblot鉴定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单克隆,不同浓度的LPS活化,测定不同时间细胞ICAM-1表达。结果与未转染和空质粒转染A549细胞相比较,经LPS活化后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ICAM-1表达显著增加,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腺病毒E1A基因显著增加LPS所致的气道上皮细胞ICAM-1表达,提示腺病毒潜伏感染可能通过放大外界刺激因素所致的气道炎症反应在COP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ICAM-1 E1A基因 腺病毒 肺泡上皮细胞 A549细胞 LPS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22例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入院后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在入院第1、2、3、4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浆中HSP70含量,记录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情况及预后。22例研究组患者根据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1例和死亡组11例。结果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浆HSP70水平第3天表达达到高峰,较第1、4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组较死亡组HSP70水平在入院第2~4天时,增加明显(P〈0.01)。2组1周的SIRS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S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早期HSP70表达增加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可作为早期判断预后的指标。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热休克蛋白70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53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甲状腺癌的住院患者54例,此5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4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需在手术后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p53的含量。利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53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前实验组患者血清中p53的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53的阳性率在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种病理类型中逐渐增高,说明这四种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逐渐加重。结论p53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甲状腺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53可作为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标志物,提高早期诊断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p53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uuo)幼年大鼠肾间质损伤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织定位表达的趋势、相关性及潜在的病理意义,以及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的效应。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实验性幼鼠梗阻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模型,第3、7、14、28天作为观察点,用Masson染色评价各组各时间点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幼鼠肾组织HIF-1α和TGF-β1定位、表达趋势及相关性。结果UUO模型组HIF-1α、TGF-β1蛋白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HIF-1α与TGF-β1均在持续了约14d左右的高表达后随纤维化的加重其表达反而有所下降;而在治疗组各指标的表达明显低于UUO模型组(P均〈0.01),但各时间点比较其表达仍强于假手术组(P均〈O.05);HIF-1α、TGF-β1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之间呈正相关;治疗组各指标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UO模型组(P〈O.05)。结论在幼年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HIF-1α、TGF-β1的表达上调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而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具有明显的干预效应。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输尿管梗阻 肾炎 间质性
  • 简介: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年发病率位居第五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导致的病死率中位居第3[1]。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和化疗,其治疗效果差,并且几乎不能达到完全缓解或是治愈。

  • 标签: 细胞生物学特性 LIVIN 人肝癌 基因表达 肝细胞癌 居第
  • 简介:目的探讨脑康灵口服液(NaoKangLingOralLiquid,NKL)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自由落体脑挫裂伤大鼠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外伤组和NKL治疗组,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脑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24h外伤组及NKL治疗组均检测到高水平表达的Fos蛋白,但NKL治疗组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外伤组。结论服比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KL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 标签: 脑康灵口服液 中药制剂 脑外伤 C-FOS基因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多柔比星(别名阿霉素)对肝癌细胞GATA4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多柔比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中GATA4的表达。以300nmol/L多柔比星加入高表达GATA4的小鼠Hepal-6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碘化丙啶染色,以流式细胞术观察用药后不同时间点(0、6、12、18、24、30h)凋亡细胞比例,MTT观察细胞生长,半定量RT—PCR比较不同时间点GATA4、bax、bel—XLbel-2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GATA4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中均有GATA4的高表达。分别与0h或6h相比,多柔比星处理后12、18、24、30h的肝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且肝癌细胞增殖显著减少(MTT)。0、6、12、18、24和30hGATA4mRNA和GATA4蛋白质的表达呈递减趋势,Bcl—XLmRNA、PCNA蛋白质和bcl-2mRNA/baxmRNA比值在6h后也相继递减。结论:GATA4和p53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不相关。多柔比星可抑制GATA4的表达,而Bel—XLmRNA、bcl-2mRNA、bcl-2/bax和PCNA表达的减少,以及凋亡细胞的增多则相对滞后。多柔比星可能通过抑制GATA4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标签: 多柔比星 肝肿瘤 细胞凋亡 GATA4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研究,探讨喹硫联合舍曲林,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四十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使用喹硫联合舍曲林,对这些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喹硫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效果。在进行不同的治疗前,以及治疗十二周之后,使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即MARDS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即CGI表,以及阳性症状与隐性症状量表,即PANSS,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结果: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上,两组患者都有所的改善。在认知缺损因子、焦虑抑郁、阴性等方面,使用喹硫联合舍曲林的观察组,改善效果强于使用喹硫的对照组。抑郁症状同样如此,观察组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使用喹硫联合舍曲林,对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对其症状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喹硫平 舍曲林 首发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扩大预测过程中以基线CT扫为基础的放射组学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本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以患者入院内24h初次头颅CT检查结果为主,将其分为阴性组(血肿体积基线CT扫30%)。通过放射组学软件分析基线CT扫获得的纹理特点,然后降维处理数据,计算不同模型AUC曲线下面积。结果:总共获得纹理特征752个,随机森林模型AUC为0.853、Adaboost模型ACU为0.910、支持向量机模型AUC为0.499。结论:以基线CT扫为基础的放射组学方法能够有效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扩大情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放射组学方法 基线CT平扫
  • 简介:目的:研究多剂量喹硫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口服喹硫,以50mg/d开始,第4d达200mg/次,2次/d,再连续给药4d.第8d采血,用HPCL-MS测定喹硫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喹硫、7-羟基-氮-去烷基-喹硫、硫氧化喹硫平和7-羟基-喹硫的主要多剂量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h):2.0(0.3~5.0),4.0(1.5~6.0),3.0(0.5~5.0)和3.0(0.5~5.0);T1/2(h):7±3,9±3,7±3和8±5;CmaxSS(μg/L):678±325,19±5,451±216和58±22;AUCO~∞SS(μg·h·L-1):5534±4198,287±107,3858±2012和529±262.喹硫的CL/F和V/F分别为(67±25)L/h和(672±394)L.以固定剂量给药48h内,喹硫及其代谢产物达稳态.在不同性别间喹硫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喹硫在体内吸收快、分布广、主要代谢为硫氧化喹硫.喹硫及其三个代谢产物清除速率相似,性别不影响他们的药代动力学.临床治疗剂量不造成体内药物蓄积.

  • 标签: 喹硫平 代谢产物 多剂量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