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任意选取我院需清洗处理的手术室器械2884件,之后依据数表法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手术室器械均为1442件,分别由手术室护士对其实施常规清洗管理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对比两种不同器械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手术室器械检查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医生对器械清洗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两项数据相比,均P<0.0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室器械处理中采用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能够对手术室器械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和杀菌,降低医疗感染率,提高手术室器械清洗质量与医生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冲洗液保温处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膀胱冲洗液保温处理(22-24°C),观察组则采用综合膀胱冲洗液保温处理(36-37°C),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冲洗时间及冲洗液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膀胱冲洗液保温处理在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可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我院实行的124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其中男67例,女57例;风湿性心脏病97例,退行性病变13例,细菌性心内膜炎8例,梅毒6例。同期未行气道管理的50例患者(男34例,女16例;风湿性心脏病34例,退行性病变6例,细菌性心内膜炎5例,梅毒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就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产生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同期给予围手术期气道管理的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合并COPD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关节面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四肢关节面骨折患者80例(共140处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所有患者先进行DR平片扫描,后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并使用表面遮盖法重建、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影像处理,检查结束后,对比两种检出方法的骨折检出率。结果DR平片扫描的骨折检出率为71.43%(100/140),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骨折检出率为96.43%(135/140),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折检出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关节面骨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发生,为患者接下来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暂时性环扎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处理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止血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剥离胎盘前及子宫局部处理或全切除前,迅速使用一次性硅胶尿管环扎子宫下段阻断子宫体血液供应,在子宫体血运阻断后进行常规止血操作,术后放开环扎尿管恢复子宫血供(排除子宫已切除患者),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前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量、术中总出血量、总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子宫坏死、切口感染、宫腔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暂时性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分娩术中出血患者,止血效果较好,能迅速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患者药物应用及输血量,止血成功率较高,同时子宫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方式处理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小粗隆骨折利弊。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小粗隆进行复位固定FIF者32例入观察组,不进行复位固定者4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7±5)分高于对照组(8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IF中小粗隆骨折进行内固定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但有一定适应证、禁忌症,且可能增加术中创伤、出血风险;老年、合并有其它疾病、手术耐受相对较差者,不应合并处理小粗隆骨折,对于存在内侧皮质缺损等内固定不稳定高危风险因素、耐受较好、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患者,可考虑合并处理小粗隆骨折,但并非必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在合并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预防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合并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患者的肝损伤程度和肝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的发生率为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LT和AST水平均出现升高,对照组患者的TBi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ALT和AST和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在行抗结核治疗时会损伤肝功能,化疗前使用恩替卡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肝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