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 过敏性紫癜的饮食管理与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8 年期间我院收治的 90 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 45 例研究组与 45 例对照组,对照组及研究组患儿分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饮食管理与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分析,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皮肤紫癜症状及关节肿痛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儿共有 8 例复发情况,复发率为 17.78% ,对照组患儿共有 24 例复发情况,复发率为 53.33% ,研究组患儿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饮食管理与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中就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显著缩短小儿住院时间,加快临床症状的消失,减轻了患儿所受痛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年至2019年6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出生体重为1 750~3 500 g,平均2 930 g;均为Ⅲ型食管闭锁;2例为十二指肠膜式闭锁,3例为十二指肠膜式狭窄。有2例首诊于外院,入院时已行开胸食管吻合手术;另3例生后即首诊于我院。结果5例患儿中,2例十二指肠闭锁在首次手术前明确诊断,3例十二指肠膜式狭窄在首次手术前未能诊断。5例患儿均为先行食管吻合手术,二期再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隔膜切除+纵切横缝术,术后恢复顺利,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周至20个月,平均22周。5例并发食管狭窄,1例气管食管瘘复发,未见胃食管反流,吻合口漏。食管狭窄行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复发气管食管瘘行胸腔镜手术修补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5例患儿可正常经口喂养,生长发育好,体重增长满意。结论对于食管闭锁(Ⅲ型)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前胸腹联合立位X线片和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先行胸腔镜食管吻合手术,1周后再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吻合,分期实施手术的疗效安全、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TNM分期联合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食管癌是否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接受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II值。将SII及临床病理特征纳入Cox模型分析,得出预后指数(PI)方程。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根据PI分组预测患者生存并比较PI和TNM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SII、N分期、TNM分期均与总生存率密切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I、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根据Cox分析结果得出PI=0.961×SII分组+0.523×N分期。根据PI及总生存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临界值并分组。低危组1、2、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高危组(HR=0.365,95%CI:0.221~0.604,P<0.001)。SII-N预测总生存ROC曲线下面积优于TNM分期(0.707:0.560,P<0.001)。结论初步证明SII-N预后评分模型优于传统TNM分期,可能对老年食管癌治疗策略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食管癌化疗患者中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8年 5月至 2020年 4月间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 5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延续护理)和对照组(一般护理),每组包含患者 26例,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明显更高,差异存在可比性(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差异具有对比价值( P< 0.05)。 结论:延续护理在食管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了一种预后评分系统,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135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随访至2020年2月1日。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70例)和死亡组(65例)。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HR值构建预后评分系统,并将患者按低、中、高死亡风险进行划分,比较不同死亡风险患者的预后。结果13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1(3~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1个月。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预后营养指数(PNI)和C-反应蛋白(CRP)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低死亡风险患者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7%、77.7%、65.2%,高于中死亡风险患者的91.7%、75.6%、37.1%及高死亡风险患者的87.9%、42.2%、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2,P < 0.01)。结论该评分系统是ESCC患者预后的有效评估系统,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给予个体化治疗。
简介:摘要食管裂孔疝嵌顿并胃坏疽十分罕见。本文回顾1例9岁6个月女性患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嵌顿并胃坏疽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患儿患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嵌顿,病情危重,胸部CT及上消化道造影可明确诊断,行胃大部切除及食管裂孔疝修补后出现食管远端出血及食管-胃连接处狭窄,早期手术解除嵌顿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rcCHECK系统在食管癌断层治疗旋转照射和固定野照射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对32例不同部位食管癌分别制作Helical旋转照射和Direct固定野照射验证计划,并通过ArcCHECK测量、分析,对比验证结果通过率。分析靶体积与计划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将靶体积较小的治疗验证计划分别放在ArcCHECK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分析验证通过率差异。结果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高于Direct计划(P<0.01),其靶体积与验证通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和-0.042,P值分别为0.041和0.819。Helical计划采用3%/2mm标准时,高剂量区放在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测得的通过率不同(P=0.005),后者通过率更高;采用3%/3mm标准时与Direct计划的3%/3m、3%/2mm标准的相近(P均>0.05)。结论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普遍高于Direct计划,原因可能与ArcCHECK探测器的角度响应以及因更多参考点受到低剂量辐射而未参与计算有关,另外还可能跟Direct计划对断层治疗剂量控制系统要求更高有关。在Helical验证计划中,当采用3%/3mm标准时,靶体积越大,验证时出现较低通过率的可能性增加,但相关系数较低。验证计划的高剂量区位于模体中心或者探测点处都可以实现计划验证,综合考量建议放在模体等中心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GM)的病理分型和临床症状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的HGM、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根据病理分型将HGM分为泌酸型、黏液型、混合型。分析HGM、RE、Barrett食管和CNAG,以及HGM不同病理分型临床症状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GM、RE、Barrett食管、CNAG患者分别为82、104、76、178例。泌酸型、黏液型、混合型HGM患者分别为22、20、40例。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的发生率均高于RE患者[分别为63.4%(52/82)比14.4%(15/104)、58.5%(48/82)比14.4%(15/104)、50.0%(41/82)比6.7%(7/104)、43.9%(36/82)比12.5%(13/104)],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嗳气的发生率均低于RE患者[分别为34.1%(28/82)比61.5%(64/104)、14.6%(12/82)比72.1%(75/104)、34.1%(28/82)比67.3%(70/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80、39.80、44.80、23.30、13.80、60.90、20.20,P均<0.01)。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的发生率均高于Barrett食管患者[分别为63.4%(52/82)比22.4%(17/76)、58.5%(48/82)比19.7%(15/76)、50.0%(41/82)比9.2%(7/76)、43.9%(36/82)比6.6%(5/76)],而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嗳气、胸骨后灼热感的发生率均低于Barrett食管患者[分别为34.1%(28/82)比61.8%(47/76)、14.6%(12/82)比55.3%(42/76)、34.1%(28/82)比65.8%(50/76)、20.7%(17/82)比42.1%(3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00、24.80、31.00、28.60、12.10、28.90、15.80、8.40,P均<0.01)。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嗳气、胸骨后灼热感,以及非反流症状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的发生率均高于CNAG患者[分别为63.4%(52/82)比5.1%(9/178)、58.5%(48/82)比3.9%(7/178)、50.0%(41/82)比3.9%(7/178)、43.9%(36/82)比4.5%(8/178)、34.1%(28/82)比12.4%(22/178)、14.6%(12/82)比2.8%(5/178)、34.1%(28/82)比3.9%(7/178)、20.7%(17/82)比11.2%(20/178)、30.5%(25/82)比15.2%(27/178)、32.9%(27/82)比14.6%(26/178)、15.9%(13/82)比9.6%(17/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0、100.40、79.10、62.00、17.20、4.10、74.00、12.80、8.20、11.60、2.20,P均<0.01)。泌酸型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均高于黏液型[分别为72.7%(16/22)比35.0%(7/20)、72.7%(16/22)比15.0%(3/20)、50.0%(11/22)比20.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4.10、4.10,P均<0.01);混合型HGM患者咽喉部反流症状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的发生率均高于黏液型[分别为72.5%(29/40)比35.0%(7/20)、72.5%(29/40)比15.0%(3/20)、65.0%(26/40)比20.0%(4/20)、62.5%(25/40)比15.0%(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0、17.70、10.80、12.10,P均<0.01)。结论临床伴有咽喉部反流症状HGM的病理分型可能为泌酸型或混合型,可服用抑酸药物或行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进一步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7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患儿中行覆膜支架治疗7例的诊治经过。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9 d至5个月,中位年龄35 d;体重1.6~4.8 kg,中位体重3.3 kg。7例患儿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及口服美蓝检查明确诊断术后吻合口漏,行非手术治疗1个月后漏口仍未愈合,方给予覆膜支架治疗。结果覆膜支架置入手术平均时间55 min。术后6例监护室滞留时间<24 h。除1例因其他合并症家属放弃治疗,其余6例术后早期即恢复经口进食。复查无支架移位等并发症。术后4周取出支架,复查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见漏口愈合良好。取支架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可回收覆膜支架应用于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患儿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