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库拉索芦荟原液对人体面部皮肤寄生菌是否起到抑菌效果;探索不同浓度的库拉索芦荟原液对人体面部皮肤寄生菌抑制效果更显著;分析库拉索芦荟原液对哪种皮肤的面部寄生菌效果更显著。方法男生志愿者干性、油性、中性肤质各8名,女生志愿者同男生,共计48名(未涂抹任何护肤品)。用医用棉签在脸颊部擦拭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培养,主要菌落制成菌悬液,再次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库拉索芦荟提取原液制成不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不同浓度芦荟原液的抑菌效果。结果100%的芦荟原液对干、油、中性皮肤面部寄生菌均有抑制作用;50%的芦荟原液对油、中性皮肤面部寄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部分干性皮肤面部寄生菌有抑制作用;30%、10%的芦荟原液对部分干、油、中性皮肤面部寄生菌有抑菌作用。结论芦荟原液对人体面部皮肤寄生菌有抑制作用。100%的芦荟原液对油性皮肤寄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男女基本无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细菌培养标本,采用VE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61、365株,其中产ESBLs菌株分别为204株(56.5%)、69株(18.8%),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加替沙星全部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他B一内酰胺类抗菌药几乎全部耐药。结论医院及时监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简介:背景:小肠疾病并非少见,尤其是糜烂性和溃疡性疾病更为常见,内镜下取材活检多为慢性炎症,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这些小肠类疾病属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小肠不同节段的微生态状况如何?细菌在小肠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均是不明确的问题。目的:了解全小肠不同节段的腔菌群和膜菌群的组成和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微生态在小肠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非腹部外伤意外伤亡者小肠的空肠上段、空肠中段、空回肠交界处、回肠中段、回肠下段10种细菌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标本的各节段小肠,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主要存在于回肠中下段,少部分标本存在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梭菌,所有标本均未检出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13例标本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分析显示,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在不同节段小肠肠腔和黏膜分布的数量不同,越靠近回肠末段,细菌数量越多;黏膜菌量多于肠腔。葡萄球菌、酵母菌、梭菌仅在少数标本的某些节段有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结论:上述细菌越靠近回肠末端菌量越多,在同一肠段中,膜菌群较腔菌群占优势。
简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einoustu-bularandspindlecellcarcinomaofkidney,MTSCC-K)为低度恶性肾脏上皮肿瘤,是肾细胞癌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MTSCC-K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江津区中心医院1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肾脏组织界限清楚,肿瘤由管状结构、梭形细胞及黏液样的间质构成,间质出现出血、灶性坏死、泡沫细胞聚集。肿瘤细胞核级别低,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Kpan、EMA、Vimentin、CK7、CK19、P504s和CK18均为阳性;RCC、CD10、CD117、CD15、CD56、Syn、CgA和Villin均为阴性。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肾上皮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预后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K)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病理确诊的1例MTSCC-K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MTSCC-K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增强CT扫描,其影像学表现为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的囊性或实性及囊实性肿物,增强时稍有延迟改变。该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术后病理示肿瘤部分区细胞呈管状、乳头状排列,部分区细胞呈梭形,轻度异形,间质疏松,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结论MTSCC-K临床较为罕见,缺乏特殊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依靠CT增强扫描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目前首选手术治疗,但术后仍需进行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