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导的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在乳头凹陷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乳头凹陷初产妇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给予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导的质量改进护理)和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并统计分娩后3 d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结果分娩前,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相比[(118.16±12.13)分与(119.32±14.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5,P>0.05);分娩后3 d及42 d,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08.76±6.21)分与(93.27±4.87)分]、[(92.12±3.13)分与(72.46±4.94)分](t=13.740、23.532,均P<0.001)。分娩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62.34±4.29)分与(61.31±4.67)分]、[(63.82±4.23)分与(62.31±4.2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25、0.08,P=0.263、0.080);分娩3 d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71.357、66.769、46、485、48.287,均P<0.001),其中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63±1.61)分与(29.24±1.23)分]、[(16.41±2.61)分与(28.31±2.53)分](t=-47.022、-22.916,均P<0.05)。分娩3 d,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91.84%与63.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P<0.05);产后42 d,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83.67%与59.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0.05)。结论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导的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应用于乳头凹陷初产妇中可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双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产妇采用母乳喂养对其所生婴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携带HBV产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各323例,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两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97例患者,其中母乳喂养组149例,人工喂养组148例。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HBsAg、抗-HBs、HBeAg、HBV DNA>100 IU/mL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8.39%(87/149),低于7月龄时的95.97%(143/149);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65.10%(97/149),高于7月龄时的13.42%(20/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75、40.49,均P<0.01)。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01%(3/149)和2.68%(4/149),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68%(4/149)和2.68%(4/149),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47.97%(71/148),低于7月龄时的95.94%(142/148);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55.41%(82/148),高于7月龄时的19.59%(29/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37、39.84,均P<0.01)。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4.73%(7/148)和1.35%(2/148),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1.35%(2/148)和1.35%(2/148),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不是增加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携带产妇垂直传播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这类产妇在正规预防的前提下进行母乳喂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产程标准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新产程标准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实行以来(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1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时间将其分为A组(产程时间<2 h,50例)、B组(产程时间2~4 h,50例)、C组(产程时间>4 h,50例)。比较三组产妇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结果B、C组Apgar评分低于A组,C组Apgar评分低于B组(P<0.05)。B、C组pH值、PaO2水平低于A组,C组pH值、PaO2水平低于B组(P<0.05);B、C组PaCO2、IMA水平高于A组(P<0.05);C组PaCO2、IMA水平高于B组(P<0.05)。Apgar评分、pH值、PaO2水平与第二产程时长呈负相关(r=-0.702、-0.767、-0.730,P<0.05),PaCO2、IMA水平与第二产程时长呈正相关(r=0.741、0.750,P<0.05)。Apgar评分与pH、PaO2水平呈正相关(r=0.771、0.695,P<0.05),与PaCO2、IMA水平呈负相关(r=-0.714、-0.728,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延长时,会导致Apgar评分下降,脐动脉血气指标中pH值、PaO2水平下降,PaCO2、IMA水平上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产妇在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间>2 h对其母婴阻断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分娩的100例HBV携带产妇的病例资料,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第二产程<2 h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均随访至7月龄,比较两组的主要观察指标(HBV母婴阻断率)及次要研究指标(手术助产情况、会阴侧切率、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产时HBsAg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均无HBsAg阳性检出;观察组的会阴侧切和手术助产数量、产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第二产程时间>2 h的产妇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率,但是时间>2 h后,更容易增加手术助产和会阴侧切的概率,增加产时出血量。因此对乙肝产妇实行新产程管理时要综合考量,以保障母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以下简称为球囊)对单纯性临界羊水过少(IBO)与单纯性羊水过少(IO)足月妊娠产妇的引产效果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采取球囊引产的346例足月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晚孕期羊水指数(AFI)值,将其分为IBO组(n=135,5 cm<AFI值≤8 cm),IO组(n=38,AFI值≤5 cm)与对照组(n=173,AFI值正常)。观察3组产妇放置球囊时孕龄,放置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率、中转急诊剖宫产术分娩率,第一产程时长,不良妊娠结局(羊水胎粪污染、产后发热、产后出血)与球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等,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对3组受试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总体比较,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检验或Bonferroni法调整检验水准(α′=0.05/3=0.017)。3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人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IBO组、IO组、对照组产妇使用球囊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7.7±1.6)分、(8.1±1.5)分与(8.0±1.5)分,均较引产前的(3.1±0.5)分、(3.1±0.7)分与(3.2±0.6)分显著增加,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83、-19.546、-37.544,P<0.001)。3组产妇放置球囊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以及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BO组、IO组、对照组产妇放置球囊时孕龄分别为39.7孕周(39.3~40.1孕周)、38.9孕周(37.8~39.7孕周)与40.4孕周(40.3~40.6孕周),3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93,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IBO组、IO组产妇放置球囊时孕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BO组显著低于IO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6)。3组产妇分娩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5,P=0.038),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IO组中转急诊剖宫产术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 vs 12.7%,χ2=6.221,P=0.013)。3组因发现胎心异常行急诊剖宫产术产妇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9,P=0.022),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I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7% vs 22.7%,P=0.003)。③3组产妇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8,P=0.003),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IO组显著高于IBO组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7% vs 7.4%、6.9%,P=0.008、0.005)。3组产妇产后发热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9,P=0.01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I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3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长、球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3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77,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IO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IBO组、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 186.8±278.2) g vs(3 353.6±335.1) g、(3 405.3±301.1) g,P=0.004、<0.001]。3组新生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所占比例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孕期IBO与IO可造成医源性早产,对该类足月妊娠产妇使用球囊引产,促进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第一产程。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管硬膜外分段注射利多卡因镇痛对活跃期停滞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阴道试产的单胎、足月、头位的初产妇,孕周为37~42周,年龄为22~35岁,在活跃期(新产程标准:宫口开大≥6 cm)充分试产,≥2 h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经阴道检查及超声检查诊断为枕后位或枕横位。共有216例孕妇符合上述标准纳入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双管硬膜外阻滞组108例、单管硬膜外阻滞组108例,硬膜外阻滞均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由高年资助产士或产科医师执行新产程标准,在超声引导下指导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并适时向上推动或旋转胎头等。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使用情况、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相关情况及疼痛评分、分娩相关指标、剖宫产术指征、麻醉相关指标及母儿并发症。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的比例、头盆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使用情况:两组产妇的拉玛泽呼吸法、导乐分娩陪伴、经皮穴位电刺激、其他措施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相关情况及疼痛评分: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40例)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59例)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124±44)、(86±33) min,P<0.01],镇痛30 min后[(4.4±0.5)、(0.9±0.5)分]、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5.7±0.6)、(1.3±0.4)分]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P<0.01)。(4)分娩相关指标: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21.3%、49.1%)、分娩体验满意率(51.9%、98.1%)显著升高(P<0.01),剖宫产率(63.0%、45.4%)、阴道手术助产率(15.7%、5.6%)显著降低(P<0.05)。(5)剖宫产指征: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的产程延长或停滞所致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38.0%、22.2%,P<0.05);而两组的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率分别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麻醉相关指标: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上管给药后阻滞平面多为胸7(T7)、T8、T9~腰2(L2)、L3水平,单管硬膜外阻滞组阻滞平面多为T10、T11~骶1(S1)、S2、S3水平,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分。(7)母儿并发症: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后出血率(18.5%、7.4%)、会阴侧切率(20.4%、5.6%)、新生儿窒息率(12.0%、3.7%)、转新生儿ICU率(13.9%、4.6%)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产妇的软产道损伤率、产褥病率及新生儿产伤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硬膜外分段注射利多卡因镇痛可增加活跃期停滞枕后位或枕横位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助产率,并可减少母儿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