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中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文章从四个维度(机构持股集中度、投资期限、持股稳定性及机构的独立性)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通过联立方程控制内生性,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各类机构整体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其中,大机构投资者比小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关系更强,独立机构投资者比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关系更强,长期机构投资者比短期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关系更强。从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对公司业绩的动态关系研究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波动性越小公司业绩越好。这些结果说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长期、独立的大机构投资者已经积极地参与了公司治理,提高了公司业绩。
简介: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在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包括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除转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外,还应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简介:本文应用历史β模型,β=1模型,布鲁姆调整(BlumeAdjustment)模型、瓦西塞克调整(Vasicek Adjustment)模型和罗森贝格系统(Rosenberg SYstem)等五种有关股票系统性风险的预测方法,搜集1996年1月1日-2000年12月29日期间上海和深圳市场上的292家上市公司的有关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0年,以市场模型估计的β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各自股票的β的离差逐年扩大。同时,10个产业的β估计值的差异不大,但其离差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布鲁姆调整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其次分别是β=1模型和以β为预测变量的罗森贝格模型,再次是瓦西塞克调整模型和历史β模型。最后,以β为因变量的两种罗森贝格预测模型明显优于以收益率为因变量的罗森贝格预测模型。作者认为,β是投资决策和股市风险提示的重要信息,虽然估计和偏差调整技术有待改进,但我国必须重视股票系统性风险研究,鼓励投资服务机构定期公布上市公司的β值。同时,为提高预测β的准确性,须惩治提供虚假信息的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而投资者也需了解我国上市公司β的不稳定性和β自身的局限性,慎用β于投资决策,并注意选择β的各种调整和预测模型。
简介:企业异质性通过人才分类效应、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所产生的经济空间关联影响地区生产效率差异。使用2006—2007年全国28省份数据进行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企业异质性越高,地区的生产效率越高;人才分类效应和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是企业异质性影响地区生产效率的中介变量;人才分类效应以及企业自我选择效应越强,地区生产效率越高;地区的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并非像以往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对地区生产效率影响显著为正。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需要对地区的企业异质程度进行适时调整,同时需要对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进行适当控制。
简介: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视角,本文以1999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分析表明,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可能呈现非线性关系,且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效率或盈利机会。研究结果显示:对盈利机会差的公司,清算期权的执行使得公司盈余持续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降低;相反,对盈利机会好的公司,增长期权的执行则能够抵消“盈余均值回转效应”引起的盈余持续性下降,最终使得公司盈余持续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增加。拓展性检验发现,行业竞争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还体现在股价变动与会计盈余变动的关系之中(即盈余反应系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竞争对管理层执行实物期权的影响体现在公司会计盈余特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