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慢性主观性头晕(SC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其在该病中治疗意义。方法选取34例患者及30例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HCY水平,评估受试者者的头晕程度、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并分析血HCY水平与头晕程度、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随后,通过甲钴胺降低血HCY水平,并与传统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分析甲钴胺对SCD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SCD患者血HCY水平、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2)SCD患者血HCY水平与头晕严重程度、焦虑抑郁评分呈正相关,与生活质量负相关;(3)通过甲钴胺降低血HCY水平后,与传统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相比,患者头晕程度、生活治疗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更加明显。结论本研究首次从生化改变方面研究SCD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本研究结果提示血HCY是导致CSD患者症状持续的重要因素,降低血HCY是促进CSD患者症状改善的重要措施。血HCY是临床上治疗SCD患者重要的监测指标及治疗靶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原发灶及转移灶内EGFR基因状态异质性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8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晚期已转移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原发及转移病灶内组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及比较,所有患者均接受IRESSA治疗。结果总计收录NSCLC病例80例;EGFR基因状态在原发灶和转移灶内一致性为80.0%;原发灶及转移灶内EGFR基因突变相关显著因素包括年龄≤60岁、组织类型、无吸烟史;IRESSA治疗中靶向治疗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现在高于联合化疗组(P=0.000);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状态一致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状态存在异质性的患者(P=0.001)。结论NSCLC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存在异质性,在年龄≤60岁及不吸烟的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原发灶与转移灶同时存在敏感性突变的患者使用TKIs治疗无进展生存期明显优于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状态存在异质性的患者。
简介:摘要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人体而受到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而危及生命。狂犬病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狂犬病的控制关键在预防而不是治疗。
简介:摘要气味由新陈代谢产生,不同皮肤腺的分泌物以及身体不同部位湿度和氧浓度决定了皮肤细菌群落,不同种类及密度的细菌和皮肤分泌物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气味。免疫基因——蛋白质的编码决定了人体新陈代谢和皮肤腺产生的特异性物质,从而决定了身体的特异性气味。人类可根据气味特征来鉴别不同的人,人体气味内部含有标志人类情绪的信息,人体气味尤其是腋部气味具有信息素的功能,气味可改变月经周期,协调男女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手术治疗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5例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手术基本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胸腔内出血、胸腔漏气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患者术后除并发胸腔出血、漏气和肺部感染等症外,另有病发呼吸衰竭、心率失常和胸膜肿瘤者各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43%(11/3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刀口治疗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5例下颌角肥大整形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45例患者采取下颌角肥大矫正术进行面部恢复,并在手术中引进磨削法,对其手术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记录。结果通过矫正后,4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满意为30例(66.67%),一般满意为13例(28.89%),不满意2例(4.44%),总体满意程度达95.56%。且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神经与血管的损伤,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经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随访半年发现,1例患者的肿胀期高于100天,在200天后面部恢复如初;1例患者出现面部不对称的现象,在2次手术后得到了纠正。结论本文采用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取一般的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对患者加强个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进行个性化护理服务之后,治疗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患者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不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而且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应用针灸治疗的效果,以此帮助面瘫治疗选择理想的介入治疗时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各36例患者。两组均选择针灸治疗,10次/疗程,两组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恢复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两组治疗效果均十分理想;急性期组痊愈率83.33%,恢复期组痊愈率61.11%,其中急性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急性期组痊愈时间比恢复期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应用针灸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为最佳介入治疗时机,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