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患,ASAⅠ~Ⅱ,并将50例病患分为复麻组(25例)和全麻组(25例)。并分别对两组病患进行生命体征的常规监测,并详细记录两组病患麻醉用药情况以及术后清醒时间及有无躁动情况。结果复麻组在切皮及拔管后的SBP、MAP、DBP、心率上升幅度均较全麻组低,其差异P<0.05。且复麻组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也明显较全麻组低,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病患在临床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后,其血流动力学稳定、病患应激反应也较小;同时,全麻用药量少、苏醒时间短、术后躁动少。因此,该麻醉方法适于上腹部手术病患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麻醉 硬膜外 上腹部手术 苏醒时间 躁动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陪同在小儿麻醉诱导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例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诱导由家长陪同,对照组直接由护士带入手术室,比较两组患儿情绪状况以及血压与脉搏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安静配合87例,占82.0%,不安尚且配合14例,占14.0%,哭闹不配合4例,占4.0%,对照组安静配合37例,占37.0%,不安尚且配合38例,占38.0%,哭闹不配合25例,占25.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血压脉搏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陪同在小儿麻醉诱导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麻醉诱导 家长陪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患者实行下肢手术的麻醉探讨。方法536例年龄在60至96岁的患者均选择连续硬膜外(L2─3)麻醉,采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结果硬膜外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效果满意,肌松良好,监测指标稳定,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分次低浓度小剂量分次注入局麻药,严格控制阻滞平面,减少对血液动力学的干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高龄 髋关节手术 利多卡因 盐酸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手术麻醉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90例介入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进行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效果;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值、动脉压测量结果。拔管、清醒两项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率平均值、动脉压测量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平均值、动脉压测量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清醒两项时间指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麻醉在介入手术麻醉的效果确切,可更好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麻醉的效果,缩短拔管、清醒两项时间指标。

  • 标签: 介入手术 麻醉管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麻醉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异感定位和神经刺激器定位方式,应用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分析,乙组的各项时间延长,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麻醉指导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方式,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定位神经阻滞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手患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心率(HR)、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后HR波动较小,对照组患儿麻醉前后HR波动较大,两组麻醉后5min、15min、手术结束时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术后清醒快,效果满意。

  • 标签: 氯胺酮 丙泊酚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手术也日渐增多。全新的吸入全麻药七氟醚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小儿吸入麻醉药,因其麻醉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作为小儿全麻的首选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精细化管理在麻醉护理管理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进行麻醉护理的患者258例,根据时间将其分为两组,组1采用常规手段进行麻醉护理,共103例患者,为对照组;组2则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的麻醉护理,有155例患者,为实验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麻醉护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运用精细化管理的实验组操作合格率明显上升,护理意外发生率和投诉率明显下降,患者评分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论精细化管理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麻醉护理的护理质量,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精细化管理可以再麻醉护理管理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麻醉护理管理 评价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7例行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应用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插管后、、术后MAPHR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与芬太尼比较,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苏醒快。

  • 标签: 芬太尼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将循证的概念引入麻醉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具备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麻醉从业人员,有利于知识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循证麻醉促进了麻醉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对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 标签: 循证医学教育 麻醉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的啰哌卡因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的最佳浓度。方法120例ASAⅠ-Ⅱ级,35岁—50岁患者,随机分B1,B2,B3组,啰哌卡因100mg分别配置成0.33%30ml,0.5%20ml,0.75%13.3ml。在B超下行臂丛肌间沟注射麻醉后行上肢前臂手术,中进行疼痛VAS分级,切皮时感觉阻滞程度评估,并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显示阻滞程度B2B3组明细优于B1组,疼痛VAS分级及不良反应,B3组明显优于B1组,结论前臂手术采用啰哌卡因0.33%、0.5%、0.75%,臂丛肌间沟阻滞麻醉,均可以达到麻醉效果。但以0.5%啰哌卡因最为合适。

  • 标签: 啰哌卡因 臂丛阻滞麻醉 最佳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在心脏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行心脏病手术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FTA,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麻醉。记录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3.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A应用于心脏手术,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通道麻醉 心脏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应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维持的可行性,对呼吸循环变化及毕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患儿分别采用单纯氯胺酮组(A组,n=30)和氯胺酮联合七氟醚组(B组,n=30),比较两种方法在静脉麻醉维持时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毕苏醒时间。结果B组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均小于A组,苏醒时间亦快于A组,血氧饱和度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维持安全、有效、苏醒快。小儿静脉麻醉常用药物是氯胺酮,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对呼吸道刺激性小,小儿易接受,本研究采用氯胺酮联合七氟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观察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对毕苏醒时间影响。

  • 标签: 氯胺酮 七氟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技术麻醉处理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患有直肠癌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麻醉处理,观察组则予以加速康复外科麻醉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技术应用在外科手术,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 血液动力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深麻醉拔管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70例进行本次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清醒状态下拔管,观察组在深麻醉状态下拔管,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的心率及平均脉动压值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喉痉挛11例、呛咳20例、躁动24例及支气管痉挛8例,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患者处于深度麻醉状态下进行拔管,能够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深麻醉拔管 神经外科 手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