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多年来在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并促进了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然而在这21世纪之际,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方针对岩石圈物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这样的思维前提下对岩石圈物理学的科学内涵和发展导向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思考,并明确指出当今在这一学科领域应该做些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又存在哪些关键性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提出,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场观测与岩石圈内壳、幔精细结构(2维和3维)的刻划;在地球内部力系作用下,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深部物质运移的物理-力学-化学作用过程及深层动力学响应乃是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和揭示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的根本机理所在。为此,在本世纪的上、中叶,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地球物理学研究必为先导。本文最后对岩石圈物理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标签: 岩石圈物理学 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资源、能源和灾害 先导作用 深层动力过程
  • 简介: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编辑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应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1月29-30日在同济大学顺利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中国地质

  • 标签: 地球物理 学术讨论会 应用地球
  • 简介:通过常规测井曲线小波变换来评价裂缝参数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火山岩裂缝储层,对常规测井曲线做coif5、bior4.4和db5基小波的小波变换,通过变换后的分解信号与成像测井裂缝密度的对比研究,寻找出与裂缝密度相匹配的基小波,再将常规测井曲线在这个基小波下的分解信号与曲线变化率法相结合建立裂缝指示曲线来识别裂缝发育段,最后通过裂缝指示曲线与成像测井的裂缝密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来比较准确的评价裂缝密度。将裂缝指示曲线法在松辽盆地南部进行了应用,通过裂缝指示曲线求取的裂缝密度与成像测井的裂缝密度之间的相对误差为0.53。

  • 标签: 小波变换 裂缝识别 曲线变化率 裂缝密度
  • 简介:在多个区块的测井评价工作发现,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储集层的品质和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测井准确评价流体性质的关键。岩石物理资料表明不同区块内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因素不同,但效果是一致的,即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控制着储层的储集能力和渗透能力。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了储层中导电流体的分布和含量,从而控制了储层的电阻率。储层出现低阻油气层的内因均为复杂的孔隙结构(骨架导电及工程原因除外)。测井储层评价在分析控制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的地质因素及储层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储层采用不同的模型、参数和标准,可以有效的认识储层品质和识别不同类型储层的流体性质。

  • 标签: 孔隙结构 储层品质 电性 低阻油气层 测井评价
  • 简介: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对其渗透性和电性影响显著,是此类复杂储层岩石物理研究的关键。针对仅从连通喉道半径评价渗透率的多解性以及储层孔隙结构与电性关系研究欠缺等不足,综合影响物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孔隙度、最大连通喉道半径及分选性三种因素的新型孔隙结构参数δ的计算公式。利用岩心及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δ值能够较连通喉道半径等传统方法更精确地刻画致密砂岩储层渗透性,同时它与储层电性具有密切关系,可用于估算地层因素F和胶结指数m。据此提出将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进行归一化校正以及基于核磁共振测井预测储层完全含水电阻率R0的评价方法,从而突出储层流体性质变化引起的电性变化,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思路,研究结果得到了实验资料和实际测井试油资料的验证。

  • 标签: 低孔低渗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岩石物理
  • 简介:孔隙结构特征及类型划分对低渗透储层勘探开发至关重要,基于多重分形理论与核磁共振实验,对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沙四段(ES4)复杂低渗透砂岩进行孔隙结构研究。首先,根据岩心物性、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所反映的孔隙结构参数差异,将研究区的岩石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了3大类5小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岩石的核磁共振T2谱进行插值并计算其对数坐标下的一维、三维分形维数以及多重分形谱,并提取多重分形参数奇异性强度α、分布稠密度f(a),结果显示孔隙结构类型不同,盒维数尤其是多重分形参数值差异明显,孔隙结构好,其a、f(a)偏向高值,以此划分孔隙结构类型与压汞、薄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核磁共振测井剖面上,应用效果较好,表明多重分形是核磁共振T2谱的一种属性,利用核磁测井T2谱多重分形特征及参数能够连续较好地评价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类型与预测有效储层。

  • 标签: 核磁共振T2谱 多重分形 插值 孔隙结构 低渗透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