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从秦砖汉瓦到木雕石刻,从古寺塔林到钟鼎华表,从布达拉宫达赖居室到藏族民间生活用品,从绘画剪纸到民间传说,到处都体现着中国龙文化。

  • 标签: 龙文化 舞龙习俗 起源 审美追求 西藏
  • 简介:楚辞巫风习俗考[北京]江林昌巫风习俗是原始时代普遍盛行的文化现象,并对后代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的巫风,已有学者作过深入的探讨。其中陈梦家先生的《商代的神话与巫术》、张光直先生的《商代的巫与巫术》、宋兆鳞先生的《巫与巫术》、童恩正先生...

  • 标签: 《离骚》 楚辞 通天地 太阳神 《九歌》 巫风
  • 简介:千百年来,藏民族在草原坦荡无垠,雪山连绵起伏,江河奔腾不息,森林郁郁葱葱的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大自然独特的景色和由草原、雪山、江河、森林组合的奇异壮丽的自然环境陶冶了藏民族粗犷、豪放、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培育了自然和谐的审美意识,这种意识在藏民族的丧葬习俗中强烈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天葬和水葬习俗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 标签: 丧葬习俗 藏民族 审美意识 青藏高原 环境陶冶 民族性格
  • 简介:拉卜楞,位于雪域高原东北部边缘的甘青川三省交界,藏传佛教格鲁派重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亦座落在此,无形中形成了东部藏族地区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拉卜楞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按照自己独持的审美观念,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该地藏族男子的服饰媲美,比其独具的形式,通过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展示在人民面前,有着显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宗教色彩,是自古迄今的一种传统文化审美习俗。一、服饰的媲美形式藏民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审美创造活动往往依附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拉卜楞藏族男子服饰的媲美习俗亦然,它是于每年正月十四日举行的。这项活动不是单纯的服饰比赛,而是与宗教活动———拉卜楞寺正月大祈愿法会(俗称毛拉木法会)法舞节紧紧揉合在一起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习俗。从形式上来讲是法舞节,而仔细观察,却是集宗教活动与民间愉情悦性的群众性审美活动之大成的一种大型节日。每逢节日,拉卜楞附近十三庄的青年男子,受名额的限制,每村只能参加两三名,必须是全村最富裕的。参赛人员藏语称“吾嘉合”,可概译为“枪手”。因为他们的职责不仅是服饰比赛,更重要的是协理拉卜楞寺院僧侣...

  • 标签: 奇特服饰 媲美习俗 服饰媲美
  • 简介:民间歌谣属于音韵民俗学的范畴,是一种口头流传的民俗。宁夏回族歌谣则是主要记录了宁夏地区流传在口头上的回族民俗,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劳作、经营等生产习俗,以及婚丧嫁娶等风俗。文章主要从回族宴席曲、婚礼歌的内容探讨宁夏回族歌谣中的婚嫁习俗,宗教因素是宁夏回族婚嫁习俗最具民族特色的表征。

  • 标签: 宁夏回族 宴席曲 婚礼歌 婚嫁习俗
  • 简介: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支系,在国内主要为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纳西等民族的大多数或一部分群众信仰。作为中国佛教的一支,藏传佛教不但在理论、流派、仪轨、修持等方面与汉传佛教有诸多差异,其色彩观念和习俗也与汉传佛教有显著的区别,体现出非常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简要的述论。

  • 标签: 藏传佛教 色彩观念 习俗 寺院 壁画艺术
  • 简介:点香是回族生活习俗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点香的研究,是探索伊斯兰教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回族的日常生活文化。回族点香习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其生成及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实际上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并具有其实际功能。文章试图通过对伊斯兰教义当中对点香的诠释以及不同场景下回族的点香习俗的说明,从而在文化象征视角下解读回族点香习俗

  • 标签: 回族 点香 教义 象征 文化
  • 简介:云南情歌,是云南各民族多元婚恋习俗文化传统的物化显现:1.“巴什”情歌,是人类“亚血缘族内爆’的印证;2.走婚情歌,是母系氏族对偶婚遗俗;3.小房子恋歌,是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恋俗折射;4.自由恋爱的情歌,反映了封建专制时期“恋爱自由、婚姻不自由”的婚念冲撞与平衡。它特殊的人文价值:a.体现了人类性爱文明历史承传的共性基础;b.把历时形态的人类好恋发展史,浓缩地立体呈现在共时状态的现代文明时空之中。

  • 标签: 情歌 性爱文明 婚恋习俗 人类婚恋发展史
  • 简介:<正>民歌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斗争实践,民俗形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音乐(当然不包括一切音乐)从来陪伴着民俗活动而存在。壮族的“唱蚂(虫丹)”(changmaguai),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俗的密切联系,是我国亘古绵延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沉。

  • 标签: 壮族先民 民俗音乐 民俗事象 节日活动 民俗活动 习俗
  • 简介:当中原地区的民族建立起自己的"声明文物"、"衣冠礼乐"之时,广西地区尚处于蛮野阶段,生死仪节未定,"鸟死鸟吃毛,人死人吃肉"是他们处理死亡事件的做法。秦汉以来,随着中原礼法的南传,受到中原丧葬礼法的影响,广西先民融汉礼于其中,建立起了自己的丧葬仪规。今日的广西地区,汉壮瑶苗各民族间的丧葬仪礼、习俗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 标签: 广西 丧葬习俗 衍变 仪节未定 汉壮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