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清代咏剧诗歌数量浩繁,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先讨论清前期即顺治、康熙、雍正年间的有关作品。清前期的咏剧诗歌,常常反映出遗民的故国之思。这说明自元明以来,随着戏曲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文人已经像写作和玩味诗词一样,通过写戏、看戏、品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 标签: 清朝前期 咏剧诗歌 简论 文人精神 人物塑造 人格
  • 简介:从明后期到清前期,曾经有过一个酒馆演戏阶段,它把宋元到明初的勾栏演戏与清代的茶园演戏勾连起来,成为这一过渡阶段中戏曲对公众演出所采取的主要形式之一,而与神庙演戏相呼应。酒馆

  • 标签: 清前期 戏园 茶园 苏州 康熙时期 主要形式
  • 简介:明代是中国戏曲学的建构时期,一系列重要的戏曲学命题被相继提出,而清代是戏曲学的集大成时期,许多问题得到热烈的讨论与逐渐的完善。然而晚明清初有关戏曲学的讨论,因时代的骤变与世人心态的纠结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形,总的来说,

  • 标签: 戏曲发展 清前期 毛奇龄 曲学 中国戏 集大成
  • 简介:与元代禁戏往往出自官方谕旨政令和法律条格,缺乏基层社会回应和文人参与不同,明代依托地方士绅进行基层社会自治而展开的地方性正俗禁戏,在苏州、杭州、南京、松江、山阴等江南市镇发动起来。在戏剧教化论的辐射影响下,以告示、官箴、乡约、士绅言论、家训等形式出现的地方法则和社会舆论,对弥漫于民间祀神、婚丧、节日游艺活动中的演剧活动,对较远离政

  • 标签: 地方性 基层社会 明代 民间 乡约 杂剧
  • 简介:迎神赛会又称迎神赛社,最早为乡民祭祀土神的仪式,立春后有春社,立秋后有秋社。所谓春祈秋报、载歌载舞的祭祀仪式,原与土地崇拜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后来逐渐衍化为集戏乐表演、集体观赏为一体的群聚性祈丰祝祷活动。“乡社春秋祈报,演剧酬神,乃古人琴瑟迓田祖之遗意。作为敬神之世俗通例的赛戏虽有娱神的宗教信仰背景,但明清以后赛会演戏的主要目的越来越趋向于娱人。

  • 标签: 演剧 清前期 田文镜 汤斌 祭祀仪式 农业生产关系
  • 简介:中国戏曲是“晚熟”的艺术,从萌发到定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结戏曲形成前期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发现:从歌舞向戏曲嬗变的过程呈现出双层轨迹,轨迹之一是“歌舞——大曲”的发展路径,这是一个“综合一分化一再综合”的过程,它彰显了歌舞大曲对戏曲音乐体制的全面构建。轨迹之二是“歌舞——歌舞戏”的发展路径,这是一个不断继承合理内核,替换非戏剧性要素的过程。

  • 标签: 音乐要素 戏曲 嬗变 音乐构建
  • 简介:陈洪于1937年8月应萧友梅之邀赴沪担任国立音专专任教员兼教务主任,后又任“私立上海音乐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在3年多的时间里,襄助萧友梅在战争形势下艰难办学,为国立音专作出了卓越贡献。

  • 标签: 陈洪 萧友梅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音乐教育史 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