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博物馆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需求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民族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民族性”特征,在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关系方面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在形式设计方面应考虑观众的感觉与认知系统,观众的自然特征差异、参观心理与行为特征会影响展览形式与内容设计,观众构成、参观目的与时代变化也会促使展览形式产生新变。本文以裕固族博物馆的布展为例,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 标签: 民族博物馆 展览形式 观众认知
  • 简介:杨万娟女士作为韩民族起源与中国楚文化关系研究的代表学者,认为韩国之所以会存在与中国汉江流域及附近区域有众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的文化地理现象,是缘自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存在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但仔细考察《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等韩国相关重要历史地理文献后可知,该文化地理现象其实只应是韩国古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因慕华而照搬移植中国地名的结果,并不存在与所谓罗、卢等楚国遗民迁徙到朝鲜半岛的推论相关的血缘关系,而其关于中韩相关历史地理的论述多是明显的谬误及误导,只为支撑其推论,虚张声势,应深以为戒。

  • 标签: 《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 韩国汉江 相关地名 得名 慕华 照搬移植
  • 简介:2000年6月,江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如何正确认识”的重大理论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提出这四个问题具有深邃的战略眼光。目前理论界正在进行热烈探讨。这“四个正确认识”虽然不是首次提出的新问题,但是在千年世纪更替之际着重提出,不能不说,这是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要理论准备。

  • 标签: 正确认识 历史进程 国际政治斗争 社会主义改革 中华民族复兴 社会主义发展
  • 简介:一般认为,1952年第一次反"地方主义"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对土改政策的认识出现分歧,用当时的术语来说,即"土改右倾"。不过,在广东省海南区,成为运动整肃主要对象的陵水县4位县级领导人并没有被指为右倾。尽管陵水县1951年上半年第一期土改较为温和,但到了第二期、第三期土改,频频出现过"左"表现——在1951年下半年,虽然经济斗争状况不佳,但陵水县政治斗争之激烈,使人们很难将其与同情地主、和平土改联系在一起;到1952年上半年,陵水县的斗争又呈现了更为"左"倾,或者说更为"深入"与"放手"的趋势。因此,在1952年夏海南区的反"地方主义"运动中,陵水县领导人并未被指为"土改右倾"。陵水县的情况实际上是整个海南区的缩影。在海南区一级的反"地方主义"整队中,土改并不是重点议题,被指存在"土改右倾"表现者更是寥寥无几,而海南区正是此次反"地方主义"的重点地区。因此,对于土改政策分歧与反"地方主义"之间的关系,似有反思与商榷的余地。

  • 标签: 反地方主义 土地改革 中央与地方关系 右倾
  • 简介:这里有一封王国维的信,全文如下(标点为笔者所加,格式仍其原样):剑峰先生大人函丈:去秋曾荷赐书,适以长子之丧,赴沪料理,比北归后,方得拜读。以心绪

  • 标签: 王国维 藤田丰八 维和
  • 简介:经史之学作为传统学术中的两大显学和姊妹学科,二者因缘颇深。六经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是后世经史之学的共同源头,其本身就具有亦经亦史的特点。至两汉,经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史学也随着司马迁撰《史记》而成就了“一家之言”,并在学术实践中实现了经史分离。但由于两汉史学具有浓厚的崇经意识,在当时,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史著仍被认为是经的“注脚”,是解经之书。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认识上还是经史未分。

  • 标签: 史学思想 经史 关系论 中国 教授 《史记》
  • 简介: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新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有必要对当前新疆民族关系现状加以分析、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本文通过对新疆6县市入户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已取得重大成就:当前各民族族际交往意愿较强,本地居民与流入人口相互包容,民族身份平等程度较高,各族众的中华民族意识认同与对本民族意识认同协调,各族居民对过去民族关系的态度较为满意。同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缺乏共同语言媒介、宗教信仰差异显著、族际通婚意愿低等问题,当前民族关系不容乐观。正确审视民族关系问题,需要结合民族之间接触率、文化融合程度和结构整合状况加以分析。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分析提出有关促进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建议。

  • 标签: 新疆 民族关系 接触率 文化融合 结构整合
  • 简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间的交往与互动更加频繁,民族关系模式与类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影响民族关系变动的因素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笔者选取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的唯一一个汉族村落———起台堡村为田野调查点,深入实地进行了民族学传统的"田野工作",对该社区所处空间的民族关系状况作了调查,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作了实证性的分析。

  • 标签: 民族关系 影响因素 起台堡
  • 简介:四川藏区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聚集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艰险、最早建立少数民族革命政权的地区,红军在四川藏区期间,积极、妥善处理与藏区广大群众、上层人士的关系,汉藏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强;积极帮助藏区群众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民族自治政权,努力建构民族平等的新型政治关系;四川藏区人民群众给予红军巨大的支援和帮助,对保存红军势力、支援红军北上作出了巨大贡献。长征进一步加强了四川藏区汉藏民族的密切交往,深化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对四川藏区社会的政治、社会、血缘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长征 汉藏民族关系 四川藏区
  • 简介:本文对塔特姆(BeverlyDanielTatum)教授《为什么餐厅里的黑人孩子都坐在一起》一书进行了简要介绍。塔特姆指出,种族歧视是一种体系优势。通过对白人背景下黑人、白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特质的精辟分析,她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种族关系的实质,并提出了“促进跨种族对话”来打破沉默的建议。塔特姆的理论观点对于中国的族群关系建设有重要启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不仅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少数民族,也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汉族。

  • 标签: 种族歧视 白人 黑人 认同 肯定性行动 族群关系
  • 简介:本文分析了高家龙从《中国的大企业》到《大公司与关系网》学术思路的变迁过程,指出作者在从中外商业竞争的研究中,发现了“中国化”的问题。随着对“中国化”问题的深入研究,作者在《大公司与关系网》一书中,通过对美孚石油公司、英美烟公司、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内外棉株武会社、申新纱厂、大中华火柴公司等6家大企业在中国的成功故事的讲述,探讨了大企业的“管理层级结构”与中国社会的“关系网”之间复杂的动态互动关系。此外,高家龙围绕核心概念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使得向来枯燥乏味的经济史学术著作变得引人入胜。

  • 标签: 高家龙 《中国的大企业》 《大公司与关系网》
  • 简介:一、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与在粤东、台湾的分布与发展相传三山神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元代的编修官刘希孟曾作《明贶庙记》,把巾、明、独三座山岳神格化的由来阐述得颇为详尽。

  • 标签: 三山国王 两岸关系 信仰 粤东 田祖 神格化
  • 简介:近代以来,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对近代广西城乡商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凭借这些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活跃在广西境内的地域商人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自己的经营网络,一些商帮还一度形成了区域性的行业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身在该领域的经营优势,并由此对近代广西这一边疆民族地区城乡社会经济的变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人际关系 城镇 商业网络 广西
  • 简介:人的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贡献密切相关。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对人口素质、劳动力转变的要求各不相同,职业教育也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要求。经济转型期,人的城镇化迫切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职业教育要抓住人的城镇化机遇,提升自己在其中的贡献率,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 标签: 经济转型期 现代化 人的城镇化 职业教育
  • 简介: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铜、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铜、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

  • 标签: 古代铜鼓 矿料来源 铸造地
  • 简介:我于1988年夏天受聘于加拿大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通称UBC)亚洲研究系。任教之前,温哥华当地几乎没有任何认识的人,但在心底,对亚洲研究系并不特别感觉陌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叶嘉莹先生在那里,我在大学时代就读过叶先生的《迦陵谈词》、《迦陵谈诗》,印象非常深刻,叶先生便成为我心仪的学者。

  • 标签: 夫妻关系 一夫多妻 墓志铭 合葬 唐代 哥伦比亚大学
  • 简介:陆深,号俨山,上海人,明中期著名的文人,《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文苑列传》有其传。1969年,上海浦东陆家咀在施工中发现了陆深夫妇的合葬墓及其子陆楫夫妇的合葬墓,但遭到破坏。事后,上海博物馆前往清理,并收集了部分文物,相关的情况后来题为《上海浦东明陆氏墓记述》公布了出来。墓葬出土物中有一件很不寻常的器物,报道者称之为“玉幻方”,描述如下:

  • 标签: 上海浦东 出土物 阿拉伯文 玉器 回回 明代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中国宗教史上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现象:对佛教翻译经典,用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来解释某些译名的意义,并通过这种考察,对中国历史上佛教、道教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宗教史中鲜明的中国文化本位观念以及佛道两教在彼此消长中相互借监的状况。同时,以清代道士闵一得为中心,对采用这种方法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指出心同理同是中国宗教、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这一观念是使中国宗教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状态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佛道关系 佛典翻译 文化心理
  • 简介:1940年后,根据地面临严重财政经济困难,为巩固社会秩序、保障部队供给,中共加强了粮食征收力度。此举遭到农民的普遍抵制和抗拒。为解决矛盾,中共在征收方式上先后诉诸村干部调查、群众监督、派遣工作团、民主评议和开群众大会等办法,有效抑制了征粮中实际出现的命令摊派、隐瞒包庇、徇私情和干部贪污等问题,假报可耻、拒交受罚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国家取得了控制和汲取农村资源的压倒性胜利。然而,这种公权力的扩张和社会矛盾的解决,并非一种常态化的现代方式,而是以农民丧失自主行为能力为代价的。这种国家与农民的不对等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沿用,成为新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框架和政治底色。事实证明,革命取得胜利后,极易陷入过去的窠臼。如何避免"黄宗羲定律",走出历史的"三峡",建立正常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公粮征收 国家与农民关系 现代国家建构
  • 简介:潮州市地处闽粤两省交界处,地域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下辖有两县两区,总人口240多万,2002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307亿元,年出口创汇11亿美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事业也得到了重视。潮州市旧城区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受到较好保护,城市环境宜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 标签: 民俗文化 潮州市 地域经济 不对称关系 意溪镇 枫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