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诊断乙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计160例,其中对照组80名患者,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正常。研究组80例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名、重型乙型肝炎30例、肝衰竭患者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从而判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诊断乙肝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患者。结论在诊断乙型肝炎患者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可对病情情况进行有效判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和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确保手术取得更好的效果。方法选取实际工作中不同清洗方式组合形式,结合多种清洗效果评价方法,比如3M清洗测试棒、5倍带光源放大镜、STF负荷测试卡以及肉眼目测等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测。结果对清洗前20件污染手术器械和清洗后130件手术器械采样检测,清洗前器械污染率100%;采用多种形式对清洗后手术器械进行检测,肉眼初检清洗干净率为98%,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测干净率为95%,STF测试合格,3M清洗测试棒检测单一清洗方式清洗后器械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清洗组合方式大大降低了器械污染率。结论手术器械清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改善清洗质量是一项持续的过程,应根据具体器械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措施,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清洗过程,从而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于我站无偿献血的300例献血者为对照组;2014年2月~8月于我站无偿献血的300例献血者为改进组。改进组献血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献血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两组血液报废率等。结果改进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性提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组所采血液报废率较对照组明显性下降,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者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症的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第一附院于2016年10月到2017年12月接收治疗的98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名病患接受支气管扩张的常规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50名病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支气管抗生素结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病患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之后,在治疗完成后的第七到十四天,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验组的50名患者当中,咳嗽、咳痰、咳血的症状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减轻,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4%,对照组的48名患者当中,支气管扩张临床症状并未减轻,仍伴有较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状,治疗总体有效率为78.0%,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偶然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结论采用抗生素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极大地缓解了病患的临床病发症状,可以显著提高病患的生体健康素质,并且可以有效节约医疗人力物力资源,因此抗生素值得在支气管扩张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检查的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采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和改变体位的超声检查手法,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对各种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意义进行评价。结果150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其中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146例,经手术诊断144确诊,误诊3例;超声诊断无胆总管下段结石者8例,经超声造影诊断结石4例,经手术诊断1例为Vater壶腹小结石。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灵敏度为99%以上。结论通过应用腹部探头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可以更加的实用、方便,节省了检查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 。 方法:本次实验将 201 8 年 3 月至 20 1 8 年 11 月间 至本院进行 腹部手术 的 100 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 探讨 腹部手术后 对 胃肠功能恢复 造成 影响 的具体 因素 , 根据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等信息进行比较,对比其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临床指标下肛门排气时间、肠道首次蠕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手术时间、饮食、年龄、血钾情况都是影响 胃肠功能恢复 的因素。不同年龄段、不同饮食结构、手术时间长短、血钾水平不同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数据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想要使腹部手术患者的肠胃功能快速恢复,就得了解其中的影响因素,需要重点关注其各项指标,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给予针对性肠道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提高肠胃功能 。
简介:[摘 要] 目的:钙制剂粒径越小其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机体对钙的吸收,本文通过研究不同钙药物制剂粒径数据的差异情况以探讨钙剂吸收的效果。方法:以14种钙制剂为研究对象进行粒径研究测试,由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检测,称取同等质量的样品,按照1:1比例充分溶于同体积的纯水中,通过仪器检测钙制剂悬浊液的粒径分布。结果:14种钙制剂按照D90粒径从大到小依次为:S-K 383.490 μm;TCBJ牛初乳加钙咀嚼片105.668 μm;LD碳酸钙D3颗粒52.299 μm;GEQ碳酸钙D3片(Ⅱ)46.82 μm;TCBJ VD+VK 43.767 μm;SWS 40.296 μm;LD碳酸钙D3片(Ⅱ)31.392 μm; 童时液体钙 30.702 μm;BOLD 22.470 μm;迪巧维D钙咀嚼片22.153 μm;迪巧儿童维D钙咀嚼片15.715 μm;迪巧维生素D维生素K咀嚼片14.917 μm;OSTL颗粒 6.578 μm;迪巧小儿碳酸钙D3颗粒3.514 μm,本实验结果显示14种钙制剂中迪巧小儿碳酸钙D3颗粒粒径最小。结论:钙制剂粒径的大小是影响生物体内利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实验通过钙制剂粒径大小的比较,对补钙产品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为今后优化钙制剂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实施骨牵引固定的胫腓骨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26例,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骨牵引固定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2%高于对照组65.4%,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在骨牵引固定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方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骨牵引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中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