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2007-2017年广东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和艾滋病病人(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流行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7-2017年广东省各县(区)历年报告的HIV/AIDS为基础,用OpenGeoDa1.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9.4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用Arcgis10.4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广东省2007-2017年共新发现HIV/AIDS76476例,病例的空间分布范围逐年扩大并且局部地区分布集中。各年全局Moran’sI0.25~0.43之间(均有P<0.05),说明2007-2017年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显示深圳市6个县(区)为一类聚集区域,阳江市、罗定市等6个县(区)为二类聚集区域,广州市、佛山等19个县(区)为三类聚集区域(均有P<0.05)。结论艾滋病发病的高高聚集区域逐渐覆盖珠三角大部分县(区),阳江市及周边地区逐步退出高高聚集区,提示珠三角区域为广东省近几年艾滋病防控重点区域。
简介:目的分析新疆疏附县2008—2016年麻疹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麻疹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疆疏附县报告的麻疹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分析,并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其时空聚集性。结果2008—2016年疏附县共报告麻疹病例211例,年均发病率为8.4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6月,共报告186例,占病例总数的88.15%。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乡镇分别为乌帕尔乡、站敏乡和布拉克苏乡,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5.64%、14.22%、14.22%。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显示,1类聚类区为布拉克苏乡、萨依巴格乡、站敏乡、栏杆镇和托克扎克镇,聚集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报告病例数为55例;2类聚类区为乌帕尔乡、木什乡和塔什米力克乡,聚集时间为2016年1—3月,报告病例数为23例。结论新疆疏附县麻疹发病风险仍较高,且呈现时空聚集性,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麻疹疫情防控。
简介:目的研究2011-201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客运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人口密度和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对艾滋病发病数影响的时空变化特性,为预防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采用局部线性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和迭代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对系数函数进行估计及可视化,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下宏观因素对艾滋病发病数影响的时空非平稳性。结果全国各地区艾滋病发病区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和变化趋势;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宏观因素对艾滋病发病数的影响各不相同。结论拟合优度诊断统计量(R^2,AIC,MSE)验证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优于泊松回归模型,更好地反映时空数据中时空交互效应和非平稳特征,表明中国艾滋病发病数的时空分布与四个宏观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简介: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在精细时空尺度的交互作用及其特点,为开展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手足口病历年发病数据,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抽取广州市越秀区2014年手足口病资料,通过统计年鉴收集人口资料,描述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并用Knox方法分析其在精细时空尺度的交互作用。结果2014年越秀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265例,存在时空交互作用,具有时空聚集性,在时间临界值为4d、空间临界值为0.2km时,时空聚集强度最大。女性时空聚集强度大于男性;0-2岁组在第1、第4—7天,3~6岁组在第1、第4~5、第9~11天,≥7岁组在第2、第7~8天分别出现了时空聚集高峰;散居儿童主要在0.4km范围内出现较强时空聚集强度,学生在0.3~0.9km范围内出现较强时空聚集强度。在4d、0.2km的时空范围内,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呈现增加趋势。结论手足口病在短时间和短距离内聚集性较强,女性、3~6岁儿童、托幼儿童是聚集性病例发生的高危人群,根据手足口病时空分布特征做好防控,有助于防止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简介:目的研究莒南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时空动态变化,为调整和优化山东省HFRS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疾病空间分布概率模型及病例空间分布量化指标探讨莒南县1975-2004年HFRS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从1975-2004年,莒南县各自然村HFRS的空间分布经历了Poisson分布→负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的变化过程;HFRS的发病水平经历了自然散发→局部流行→暴发流行→局部流行→散发的变化过程。结论莒南县HFRS的发病已处于低发病水平散发期。需根据HFRS疫点村类型,发病时空动态分布特点,主要宿主动物及其生活习性制定HFRS的综合防制措施,尽可能维持鼠类之间的生态平衡,才能有效防治HFRS。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MR)脑脊液时空动态分析技术对症状性蛛网膜囊肿患者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经临床确诊的症状性蛛网膜囊肿患者,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及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进行MR头颅平扫及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T-SLIP)动态MR技术检查,获取影像数据。评价图像质量,记录病灶大小和信号强度,评估邻近脑组织及骨质受压情况。分别判断T2加权像(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T-SLIP图像上病灶与周围脑脊液流通腔隙的交通情况,评价蛛网膜囊肿与外界沟通情况。结果:30例患者图像质量均较好,达到评估及诊断标准。T2WI序列及FLAIR序列无法显示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的交通情况;T-SLIP图像于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蛛网膜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交界处的脑脊液动态变化,其中22例为非交通性囊肿,8例为交通性囊肿。结论:T-SLIP技术是一种无创有效的鉴别交通性与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的方法,可为蛛网膜囊肿患者术前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