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72例,为进一步观察微生物检验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果,对选取的所有患者采用培养法、镜检法及凝集法三种方式进行检测,观察其检测的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培养法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后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其次为凝集法,最后为镜检法,且采用培养法检出的假菌丝和菌孢子的阳性率更高,其他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较小。结论:对患有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采用上述三种方式的检出率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进而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少白细胞输血患者、常规输血患者不良反应(输血相关)发生情况。方法:以2021年10月-2024年07月作为本文研究时间区间,选择在此区间内于我院就诊的200例输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对照组(n=100)行常规输血,研究组(n=100)接受少白细胞输血,记录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输血相关)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输血相关)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15.00%,数据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少白细胞输血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输血相关)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 DSG3、 P40、 TTF-1、 NapsinA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活检小标本中鳞状细胞癌( SCC)与腺癌( AC)的表达及其鉴别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96例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 DSG3、 P40、 TTF-1、 NapsinA表达,并结合 NSCLC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DSG3和 P40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9%( 40/45)和 93.3%( 42/45),特异性分别为 100%、 100%; TTF-1、 NapsinA在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2%( 46/51)、 80.4%( 41/51),特异性分别为 93.3%、 100%。 DSG3和 P40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与在肺腺癌组中的表达有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NapsinA、 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较肺鳞癌组的表达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联合检测 DSG3、 P40、 TTF-1、 NapsinA对鳞癌与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9例,采用抓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69例,采用常规门诊护理,研究组患者70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分别为2.86%和4.29%,均比对照组的更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事故,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的分叶征表现在肺内孤立结节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54例,均行CT检查。分析不同结节类型中CT分叶征的表现。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所选54例患者中,恶性结节患者40例,良性结节患者14例。恶性结节患者中深分叶征36例(90.00%)、浅分叶征4例(10.00%),良性结节患者中深分叶征2例(14.29%)、浅分叶征12例(85.7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内孤立结节的影像诊断中,采用CT检查的方法,根据不同的CT分叶征表现,可辅助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手术对不同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I型、II型、III型早孕期CSP患者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再次妊娠率。结果I型、II型、III型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5%、82.5%、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的再次妊娠率分别为20%、12.5%、0%,III型组与I型组、II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组、II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对I型、II型、III型早孕期CSP均有一定疗效,I型、II型患者手术成功率与再次妊娠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病人分诊后治疗阶段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病人分诊后治疗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的负面影响,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意见》要求,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意见》提出分两步走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目标,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实现。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今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科急诊2023.1-2023.7时间段内就诊患儿中选取62例,抽签下分为快速组(奇数签数,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和常规组(偶数签数,常规护理法),对比家属满意度、分诊准确度、病情变化率、临床护理时间指标。结果:快速组和常规组患儿分诊准确度100.00%、80.65%,家属满意度96.77%、74.10%,前者数据较高;病情变化率0.00%、22.58%,儿科检查时间(6.59±1.36)min、(10.92±2.44)min,急诊救治(4.20±1.00)min、(7.38±1.22)min,分诊评估(0.88±0.25)min、(2.87±0.43)min,前者数据偏小,组间有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结论: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具备显著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