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改良后的穴位贴敷治疗在女性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该治疗方法的推广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08-2023.08,1年内收治的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35例,接受基础治疗加传统穴位贴敷治疗)和观察组(35例,接受基础治疗加改良后的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后的穴位贴敷治疗在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为这一类型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行针灸治疗的效果,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4月-2020年5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3例(行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和研究组33例(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温和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失语评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二:(1)脑卒中临床分期;(2)脑卒中发作次数。结论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尤其是针对首次病发或处于急型期和恢复期的患者而言;应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诊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79例(接诊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2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术前取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分别予以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及治疗预后差异。结果:(1)手术指标: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引流量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实施均可实现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有效治疗,可就患者实际治疗需求及骨不连实际进展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物实施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参芪口服液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最近24个月内来到本院就诊的心肌梗塞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共计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各45人。在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手段,在实验组则加用参芪扶心口服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血浆利钾尿肽的含量平均为435pmol/L、心钠素含量为46.25pmol/L;对照组血浆利钾尿肽含量为625pmol/L、心钠素含量为55 pmol/L,虽然与治疗前数据对比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结果好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SSA及MB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50例患者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以及对MB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SSA及MBI在治疗四周后均有明显改善。总体情况来看,研究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的研究数据表明,利用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明显,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康复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中,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高压氧措施干预的最终疗效。方法:在随机抽签法下,将研究对象分组,组别类型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对象具体构成为: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入院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且各组中收纳患者以15例为准,病例总数为30;其中,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重复经颅磁刺激、高压氧联合治疗实验组,对比疗效。结果:临床治疗后阶段,评测实验组发现,关于GCS评分(9.36±1.33)、总有效率(93.33%)相比对照组(8.15±1.24、60.00%),实验组数据有更高显示,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在功能障碍较好改善,促进苏醒,提高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总有效率方面,重复经颅磁刺激、高压氧措施联用有确切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60例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重点对比护理效果及预后。结果:实施后结果得出,观察组各情况用时为(6.33±0.61)min、(7.69±1.26)min、(13.77±2.15)min、(18.33±3.06)min,用时短于对照组(t=13.403,P<0.001;t=3.924,P<0.001;t=5.318,P<0.001;t=2.184,P=0.033);观察组认知功能得分为MMSE(20.51±1.46)分、MoCA(18.91±2.73)分,皆低于对照组(t=4.666,P<0.001;t=3.747,P<0.001)。结论:对于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优,能完善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治疗后肾功能的转归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患者,对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转归以及影响因素。根据患者肾功能转归情况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影响肾功能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的肾功能转归情况,本次研究发现所选的102例患者中,肾功能良好组患者81例,肾功能恶化组患者21例。根据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慢性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周感染等方面存在数据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上述因素是肾功能转归的危险因素,OR>1。结论: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转归情况相对良好,但是要警惕高龄、合并慢性病等因素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