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绝经后妇女老年人,他们在轻微外伤甚至无外伤情况下即可发生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尤为多见.而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佩带支具、药物治疗等,都不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近年来,一种新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aplasty,PVP)获得了显著临床疗效,但术中所用填充物仍有其不足之处,并导致渗漏等并发症发生手术疗效降低,这促进了人们对理想填充物进行探索.本文就经皮椎体成形术填充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填充物 研究现状 脊椎血管瘤 溶骨性转移瘤
  • 简介:通过测量不同实验条件下栅藻延迟发光动力学行为,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栅藻作为生物指示剂奠定基础。用YPMS-2生物光子测量仪检测栅藻延迟发光,将测得数据用Statistica10.0软件进行拟合、处理,得到表征栅藻性质可靠参数斜率k。栅藻最佳使用浓度为2.5~3.5xlO7个/mL,栅藻使用最佳生长阶段为40~60d,加入不同中药煎煮液栅藻斜率k值有较大差异,为研究中药药性提供了新方向。

  • 标签: 栅藻 生物光子 延迟发光 生物指示剂 条件优化 中药
  • 简介:本研究提出基于三类解剖特征SVM建模方法,探索样本、特征及算法选择三个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症(AD)及其前驱阶段分类重要性。该方法以三维重构sMRI后不同大脑区域灰质体积、皮层表面积及其平均厚度三类特征作为SVM模型输入参数,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对AD患者、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健康者进行分类识别,并与其他文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为了达到更高分类准确率,选择合适样本特征,比选择算法更重要。此结论为未来AD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导。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轻度认知损害 结构化磁共振图像 三维重构 支持向量机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影响。方法86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0.74倍。结论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 标签: CT扫描血管成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辐射防护
  • 简介:目的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优化方法研究进展,并从过程控制角度为涂层优化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从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进行后期热处理以及梯度涂层设计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涂层优化研究进展情况.结果通过改变喷涂工艺参数可以改善涂层组织与性能;通过对涂层进行后期热处理可以提高涂层结晶度;通过制备梯度涂层可以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结论研制出既具有较高界面结合强度又有较好稳定性种植体材料是下一步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材料发展方向.

  • 标签: 等离子喷涂 羟基磷灰石 涂层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慢性难愈合伤口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12个创面中,糖尿病性溃疡4例,创伤性溃疡3例,压迫性溃疡3例,神经性溃疡2例。创面清创后用PRP凝胶修复,然后定期比较PRP与全血中血小板计数,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PRP血小板计数约为全血5~8倍。用PRP修复12例中,创面完全愈合7例,部分愈合3例,皮瓣转移后愈合2例。结论PRP凝胶对慢性难愈合伤口有明显修复作用,且应用安全,无痛苦。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来进一步评价小儿脑疾病,探讨DTI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患各种脑病小儿进行MRI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为生后3天至11岁(平均年龄4.8岁)。采用PhilipsInteraAchieva3.0Tesla超导MRI仪,用回波平面成像(EPI)DTI技术,b为800s/mm^2,15个方向。观察彩色分数各向异性(FA)图三维彩色编码图。结果15例患儿中,发育畸形2例,分别是胼胝体发育不良、巨脑回;脑室旁白质软化(PVL)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脑软化2例;脑积水1例。在巨脑回病例,常规MRI见右侧脑回发育不良,呈巨脑回畸形,右侧脑室扩大,在DTI上见右侧病变区白质束明显较对侧少。胼胝体发育不良病例在DTI张量图见胼胝体菲薄。在PVL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均可见白质纤维束在放射冠颜色混杂,方向性混乱。脑软化病例可见白质纤维束部分中断。在脑积水病例可见白质束受压推移。结论DTI能够显示白质束走向、绕行、交叉及推挤、中断等异常,可能对今后评估小儿脑病预后转归有帮助。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 各向异性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单针经单侧椎弓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9月治疗胸腰椎骨折100例110椎,分为两组,A组50例60椎行单针经单侧椎弓根PVP术,B组50例50椎行经双侧椎弓根PVP术。两组均行术前及术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活动能力评分(locomotoractivityscale,LAS)、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及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2天VAS评分、LAS评分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均有显著差异,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患者术后骨折椎体无疼痛,复查X线片显示术后6月与术后2天椎体前后缘高度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平均单椎体手术时间20.1min,注入骨水泥2.8ml(2-4.5m1);B组手术时间35.2min,注入骨水泥3.7ml(2.5~6ml)。两组间平均单椎体手术时间及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为椎间盘渗漏A组5例、B组6例,椎旁渗漏A组7例、B组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针骨水泥技术可即刻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X线暴露时间,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技术。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骨盆出口位结合髂骨斜位术中监测骨盆外固定架螺钉置入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骨盆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3.6岁。采用双侧改良骨盆出口位投照角度(C型臂X射线机球管向足侧倾斜即与冠状面成35°±5°,向外侧倾斜即与矢状面成20°±5°)结合双侧髂骨斜位,利用C型臂机术中监测骨盆外固定架骨针置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置钉356枚行双侧改良骨盆出口位结合双侧髂骨斜位透视,术中平均透视次数7次(4~11次),平均手术时间18min(14~29min)。螺钉穿出内侧或外侧骨板19枚,均在术中进行调整。结论采用双侧改良骨盆出口位结合双侧髂骨斜位透视方法可缩短骨盆外固定架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安全有效评估骨盆外固定架术中置钉,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C型臂X射线机 外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灌流治疗重型肝炎伴银屑病及服用治疗银屑病药物导致严重肝损伤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方法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肝病科2009年10月-2010年8月3例重型肝炎伴银屑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48岁,平均年龄43.9岁;其中1例服用自制治疗银屑病药物导致严重肝损伤。对其进行血浆灌流治疗,治疗期间未用任何治疗银屑病药物,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3-4次,每次间隔2-4d,治疗前及每次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皮损及肝功能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3例患者经3-4次血浆灌流治疗,银屑病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血浆灌流不仅能治疗重型肝炎,对银屑病也有很好治疗效果,可能成为银屑病新治疗手段。

  • 标签: 血浆灌流 银屑病 树脂吸附 重型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奠定基础。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32例(研究组),同时选择单纯肢体骨折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受伤后第3天、第10天检测血清中VEGF、PDGF含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VEGF及PDGF在受伤后第10天出现升高趋势,与受伤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发现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在受伤后第3天、第10天VEGF、PDGF平均含量高于单纯肢体骨折患者(P〈0.05)。结论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VEGF、PDGF较单纯肢体骨折患者明显增高,并且有随伤后时间延长而增加趋势,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意义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肢体骨折 脑外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简介:本文对43例高粘血症患者HFECG(高频心电图)高频切迹数及发生部位、QRS波群平均时限、平均振幅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与冠心病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粘血症组十二导组合导联高频切迹数(HFN)为15.98±7.00,高于正常值,但与冠心病组无显著差异;切迹多发生在肢体导联QRS波群峰顶及谷底;而冠心病组以基线附近多见。高粘血症组与冠心病组在肢体导联(下壁、高侧壁)QRS波群时限有极显著差异(P<0.001);在高侧壁QRS波群平均振幅上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高频切迹 高粘血症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临床复位效果。方法选择16例寰枢脱位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1.4岁。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手术前后对颈后部轴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对神经功能改善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评价。结果全组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所有病例枕颈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四肢及躯体感觉恢复,肌力及肌张力明显改善。轴性颈痛VAS术前为6.14±1.76,改进为术后4.82±1.45(江2.315,P〈0.05)。Frankel分级术前E级9例,D级2例。C级4例,B级1例;改进为术后E级9例,D级5例,C级2例。X射线、三维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固定棒断裂。寰枢椎植骨在6个月左右达骨性融合;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损伤,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脱落。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具有良好复位固定效果,符合寰枢椎脱位复位生物力学特点.固定牢固。

  • 标签: 寰枢椎脱位 复位 椎弓根螺钉
  • 简介:目前由严重创伤、感染、骨肿瘤等因素导致大块骨吸收、缺损日益成为临床外科医生面临一大挑战。针对骨缺损治疗,自体骨移植是金标准,但是局限于供体来源,并且对供体自身造成残疾等,严重影响自体骨广泛应用。同种异体骨是现如今在临床应用最广泛替代材料之一,但是由于炎症反应、不能满足治疗大块骨缺损等缺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前景。对理想人工骨材料需求促使临床医生进行不断实验研究,期望获得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成骨活性、生物力学强度都能够自体骨相近替代材料。

  • 标签: 大块骨缺损 人工骨材料 骨修复 硫酸钙 自体骨移植 生物力学强度
  • 简介:本文研究了玫瑰花总提取物对正常状态以及肾上腺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时肠系膜微循环影响。结果显示,玫瑰花总提取物局部应用可增加微动脉血流速度,对微静脉作用不明显。滴加肾上腺素可导致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局部滴加玫瑰花总提取物后,可加快微循环障碍恢复。玫瑰花总提取物上述作用与丹参注射液相似但较弱

  • 标签: 肠系膜 微循环 玫瑰花 丹参注射液 实验研究
  • 简介:研究不同结构形状血管支架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针对同一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设计了三种网丝截面相同、通透率近似相等、结构形状不同支架。将这三种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变化情况。三种支架中,螺旋型支架对动脉瘤瘤腔内血流旋涡改善效果最佳,对动脉瘤瘤颈瘤顶部分较高壁面切应力削弱也最明显;周期型支架柔顺性优于其余两种类型支架。螺旋型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最佳,但不适合几何形状复杂血管,本研究也可为进一步优化支架结构提供依据。

  • 标签: 血管支架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流固耦合 壁面切应力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骨密度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产检住院孕妇,分为2组。正常孕妇160例(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8.91岁,平均孕周27.12周。临床确诊为GDM患者156例(GDM组),年龄27~35岁,平均年龄30.72岁,平均孕周27.64周。应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孕妇右侧跟骨骨密度,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组孕妇骨密度检测结果中声幅衰减(BUA)、超声速度(SOS)、硬度指数(S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比例分别为15.38%、5.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与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FPG、HbA1C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且跟骨超声骨密度、SI与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FPG、HbA1C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超声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
  • 简介:人工流产综合征时有发生,其原因是疼痛所致,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人工流产中我们应用散利痛、利多卡因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1.1研究对象我院1999.9-至今妇产科人工流产室随机抽取年龄20-30岁,怀孕40-62天无心血管疾病及过敏史健康孕妇共726例,其中散利痛组320例,利多卡因组296例,对照组110例,三组孕妇年龄、孕次、孕周无显著差异。(统计学处理P>0.05)

  • 标签: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综合征 应用对比 镇痛药物 人工流产术
  • 简介:以疏水性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纤维膜,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将亲水性透明质酸与纤维膜结合,制备得到聚乳酸-透明质酸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和万能拉力机对复合膜表面纤维形貌、接触角、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纺丝最佳电压为15~20kv,随纺丝液浓度增大,纤维膜力学性能得以提高,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8min时,得到复合膜具有较好亲水性。

  • 标签: 聚乳酸 静电纺丝 透明质酸 等离子体 力学性能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inducedprotein,TGFBIp)是一个多功能细胞外基质分子,在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分化中起十分重要作用[1,2]。近期KimHJ等[3]及RowleyJW等[4]研究显示,TGFBIp可作为一种血小板来源蛋白,在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制备抗TGFBIp单克隆抗体将更好地理解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为发展新抗血栓治疗提供有价值手段。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动物1.1.1主要试剂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单克隆抗体 诱导蛋白 制备 血小板活化 PRO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