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加前部玻切(晶状体后囊膜加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手术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眼压、前房、视力情况。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期间的6人7眼单纯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的恶性青光眼患者,年龄50~68岁,5眼系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2眼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以上均经1周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7眼表现为3眼前房消失,4眼浅Ⅰ,眼压范围在21—40之间,晶状体均不同程度的混浊,共同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加前部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全部患者前房形成,眼压稳定,视力不同程度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于肥胖患者实行子宫全切手术中腰麻和硬膜外相配合实行麻醉的使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114例实行子宫全切手术的肥胖患者开展研究,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57例/组。对照组选择传统的硬膜外实行麻醉,研究组选择CS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麻醉措施。用手术操作所耗时间和麻醉的时间对麻醉的效果实行评价,并在完成麻醉以后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实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不但麻醉效果比对照组好,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对照组低,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行子宫全切手术的肥胖患者应用腰麻和硬膜外相配合的麻醉措施效果良好,且是值得推广于基层医院应用麻醉的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RP)应用于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132例BPH患者采取TUPKRP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1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V)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进行记录。结果术后3月患者的IPSS评分、QOL评分及RUV较术前明显降低,Qmax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6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及RUV较术后3月明显降低,Qmax较术后3月明显上升,以上数据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PKRP应用于BPH的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患者的实施方案效果。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经治的10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谵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53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后谵妄持续时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试验组谵妄持续时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患者能减少谵妄持续时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组与研究组各3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双侧睾丸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最大尿流速、膀胱残余尿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情况,并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研究患者PSA、最大尿流速、膀胱残余尿液、IPSS以及QOL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使用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手术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治疗后,其病理阴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针对40例阴道镜下活检为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后针对病理显示阴性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可能因素,本次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术前镜下活检病理情况、术前HPV病毒载量、术前TCT级别均为病理检查阴性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阴性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术前镜下活检病理情况、术前HPV病毒载量、术前TCT级别为病理阴性的相关因素,因此在手术前应该着重分析该方面情况,结合患者实际采用相关方法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基层医院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患者的安全性、疗效及注意事项等体会。方法对172例BPH(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铲状电极经尿道气化术联合电切术进行治疗,年龄65~86岁,并发高血压病67例,并发冠心病、心律失常38例,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不全71例,并发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6例,并发糖尿病16例,其中部分患者合并两种以上的疾病。结果17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110min,平均65min,术中失血10~250ml,平均90ml。电切前列腺组织20~180g,平均76g;其中有4例TURS(发生电切综合征),有2例大出血患者经膀胱镜下治疗得到好转,有3例患者发生前列腺偶发癌,所选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值由26.8下降到9.2,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排尿困难现象。其中有18例一过性尿失禁患者3个月后得到好转。所有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应用铲状电极气化切割增生组织速度较快,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是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观察脱垂子宫患者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87例因子宫脱垂而在我院行经阴道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按其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术后常规健康宣教)和观察组(47例,术后采用法国PHENIXUSB2型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时分别评价两组的尿失禁程度与盆底肌肌力。结果术前与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1h尿垫试验中的漏尿量与盆底肌肌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的漏尿量远小于对照组,肌力评分远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脱垂子宫患者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后,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有效控制及预防压力性尿失禁,使其盆底肌肉肌力提高,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复发或避免再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在膀胱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50例我院自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予以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予以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膀胱癌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对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指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手术后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较手术前患者IPSS、QOL、Q-max、PVR等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永久性尿失禁及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均未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刀前列腺削切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刀前列腺削切术,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观察组Qmax(最大尿流率)、QOL(生活质量)、RUV(残余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刀前列腺削切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中选取8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4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4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采取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的观察组(n=32)和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的对照组(n=32)。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发热、术后皮下硬结和术后局部静脉复张等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手上时间与术后疼痛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加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优于传统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