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分型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判。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肺炎型肺癌患者38例,采用手术、开胸肺活检、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等方式,对肺炎型肺癌的病历、临床、影像资料等进行证实,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根据影像学形态进行分型,同时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诊断结果为在38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中,有1例肺低分化癌、1例肺不典型类癌、14例肺鳞癌、18例肺腺癌、2例肺小细胞癌、2例低分化腺癌伴鳞状分化。影像学分型主要包括弥漫性分布及局限性分布的混合阴影、实变并肿块、肺叶肺段实变并空泡及蜂窝、单纯肺叶或肺段实变阴影、磨玻璃密度影与结节共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结论肺炎型肺癌具有多种类型的影像学形态,同时动态影像学变现具有相应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ICU病房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作用及价值。方法根据ICU病房内的120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恰当的常规护理外再加以适当的心理护理我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护士要常带真诚的微笑,尤其针对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以及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时,要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鼓励与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恐惧、抑郁以及敌对情绪的评分,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状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以及敌对的评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重症监护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趋于正常水平。结论在重症ICU病房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和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有感染风险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住院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等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并降低患者的感染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子肉的45例患者中,病例诊断内膜息肉的有39例,占86.7%。通过超声检查,表现为高回声光团,息肉的直径为0.9-2.5cm,平均直径为(1.3±0.2)cm。息肉通常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界比较清晰,无包膜。当息肉的直径大于1.5cm,或者小于1.0cm的时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条状的血流信号。结论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诊断,可以有效的提高准确性,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对患者不会产生附加的创伤,操作方便,是诊断子宫内膜子肉的最佳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YFRA21-1、CEA、NSE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段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血清中的三种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NSE)进行检验,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员的检验结果,探究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FRA21-1、CEA、NSE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对肺癌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诊断依据,具有较强的预后性,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源性晕厥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动态心电图诊断期间,49例患者中,在24小时内出现晕厥12例(24.49%),未发生晕厥37例(75.51%),心率严重失常(快速或缓慢)23例(46.94%),单纯室性/房性期前收缩19例(38.78%)。结论将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在应用到临床诊断并治疗晕厥尤其是心源性晕厥,不仅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视为检查心源性晕厥的重要方法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变化与肝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及50例正常志愿者行弥散加权成像,并测量ADC值,DWI序列所选用弥散敏感度(b值)分别为0,400,600,800s/mm2。在感兴趣区b1和b2(ADC1)、b1和b3(ADC2)及b1和b4(ADC3)计算肝脏的ADC值。结果肝硬化平均ADC1、ADC2、ADC3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ChildA、B、C级肝硬化与正常肝脏比较,ADC值均有降低(P<0.01);ADC值会随肝硬化的加重而降低(P<0.01);各组ADC值会随b值增大而降低(P<0.05)。结论DWI-ADC值的测定能反映肝硬化的动态变化,是评价肝硬化程度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的60例确诊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出院前ld两组患者填写EORTC—QOL—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加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肠梗阻中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从而为临床上诊断以及治疗急性肠梗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7年3月收入的56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进行腹部的多层螺旋CT检测,分析其检出率。结果在这56例患者中,经过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螺旋CT法在对于急性肠梗阻的发病部位以及发生梗阻的程度诊断方面有着显著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于高位,低位肠梗阻定位,机械性和动力性肠梗阻定性和无绞窄性肠梗阻等的诊断方面有较高准确性。结论使用螺旋CT诊断法诊断急性肠梗阻有较高准确性,因其具有清晰反映患者病变过程和发生病变部位以及程度,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急性肠梗阻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