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估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图像光度的线性.方法选取十只健康成年小白鼠的睾丸组织,制成细胞悬液,涂片,快速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涂片内三种单个完整生精细胞核的DNA含量并比较它们的比值关系,分析其平均吸光度(AOD)的最大、最小值范围.结果三种生精细胞核的DNA含量呈1、2、4的比例,其AOD值范围为0.73~1.64.结论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在其平均吸光度值为0.73~1.64的范围内测得的组织、细胞图像光度呈线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应用MRI技术分析膝关节各解剖形态指标,并探索其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诊的非接触性膝关节受伤病例80例,设立ACL完整组与损伤组。结果:测量结果显示,诸如NWI、LFCI等指标在ACL损伤组显著偏低,而BIA、LFCR等指标在ACL损伤组偏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CL损伤组A型髁间切迹出现频率较高。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WI、BIA等7项指标与ACL损伤具有显著关联,TSW、MPT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WI、BIA等指标及A型髁间切迹是ACL损伤的危险因素,TSW与MPTS并非。这些解剖形态指标无法预测ACL损伤模式,但NWI对ACL损伤风险具有较高预测准确性。应对多个膝关节解剖形态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更准确评估ACL损伤风险。
简介:目前,车站行李安检系统检测危险品主要依靠人眼观察安检仪监视器识别危险品,容易出现漏检、错检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图像和特征曲线的危险品检测方法,该方法依据x射线安检仪获得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将物体分为两大类:当物体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大于等于10时,对x射线图像采用小波将其分解为近似、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的4个子图像,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边缘检测算子进行边缘提取,然后进行小波重构和形态学后处理以提取完整目标轮廓,通过目标与标准危险品图像进行轮廓曲率角点匹配,实现危险品的形状检测;当平均有效原予序数小于10时,获取被检物体的高低能灰度值进行曲线拟合,并与标准危险品的特征曲线进行比较以判别是否存在危险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形状和高低能灰度特征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对旅客携带物品进行检测,可以较全面地检测出危险品。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的网络传播情况分析,为提高该刊的学术水平与社会影响力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该刊基于中国知网的网络传播情况;访问用户来源及访问频次分布;被访文献年代分布,高被访文献及作者以及作者单位被访频次分布。结果2005—2008年7月《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被访问量总计77734次,其原文被下载频次为41265,论文被下载率为99.85%;来自中国高校的访问量占71.08%,网络访问量逐年增加。单篇论文最高被访1767次,作者最高被访频次为2289;机构访问频次及作者单位的被访频次呈不均衡分布。结论该刊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网络传播力度及受众逐年增加。为体视学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胸部螺旋CT应用在肺结核患者当中的疾病诊断价值。方法:从本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中共计抽取80例,为患者均实施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常规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将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为金标准,分析对比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及辐射参数。结果: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常规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的差异相对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辐射参数均低于常规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诊断准确率高,辐射量低,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共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检查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图像检查质量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过程中,护理干预必不可少。细致、科学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肿瘤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磁共振图像分析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AI辅助下的MRI与常规MRI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准确性,评估AI技术在肿瘤筛查中的潜力。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包含肿瘤病灶及正常组织的标准化的磁共振图像数据集,确保数据质量和多样性。2. 模型训练: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对MRI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同时,构建一个包含已知肿瘤位置和类型的标注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和验证。3. 性能评估:通过与病理学结果或临床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评估AI模型在肿瘤检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4.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AI技术在肿瘤筛查中的显著优势。结果:经过一系列实验和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 AI辅助下的MRI系统在肿瘤检测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常规MRI相比,AI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肿瘤并区分良恶性病变。2. 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中,如乳腺癌和脑胶质瘤,AI技术的表现尤为突出。这表明AI技术对于特定类型肿瘤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3. AI模型在处理大量MRI图像时展现出高效性和准确性。这有助于提高肿瘤筛查的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磁共振图像分析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潜力。AI技术能够提高肿瘤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肿瘤筛查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工具。然而,目前AI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不同类型肿瘤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优化AI模型,提高其在肿瘤筛查中的整体性能,并探索更多潜在的应用场景。
简介:摘 要:目的 : 探讨对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的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我院在租赁公司租借的外来器械共 800 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情况。 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其中对照组的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实验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对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统一性管理和清洗措施,更能提高器械清洗的合格率,从而减少手术中发生感染的几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我科诊治的10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及普通DR摄片或肋骨点片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通过两组的结果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骨折数量差异的对比,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患者与使用普通DR摄片或肋骨点片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有较高诊断率,尤其对于隐匿性骨折有较低的误诊率,使患者得到精准的法律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