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检测食管癌患者中HPv的感染状况及型别.筛选出8例HPV16阳性和7例HPV阴性的食管癌组织样本.进行solexa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结果HPV16阳性患者中共筛选出796个差异基因,其中366个基因上调。430个基因下调。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和通路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肿瘤发生、免疫和炎性反应、细胞生长增殖以及细胞运动等方面,其中以免疫炎性反应的因子最具代表性。结论免疫因子的差异可能与食管癌中的HPV感染及作用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食管肿瘤 基因表达 Solexa测序 免疫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早期筛查过程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断的妇科患者,采取HPV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加强对患者的宫颈HPV基因诊断和检测,主要包括高危型16种以及低危型3种。结果在本研究当中的400例检测标本当中,最终的HPV检测阳性标本有90例,占有比率为22.5%,最终的HPV亚型种类有19种,主要包括低危型亚型感染、高危型亚型感染以及多重感染,对应的例数分别为20例、80例和14例,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妇科患者来说,其对应的HPV感染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性。结论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检测 宫颈癌 早期筛查 病变
  • 简介:目的建立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HBV耐药基因位点高通量测序检测方法。方法设计可覆盖全部耐药位点的区域的高通量测序建库引物,利用耐药位点区域存在差异的乙肝基因组质粒梯度混合模拟样品对高通量测序方法的突变率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适用于iontorrent平台的扩增子文库构建方法,该方法可对HBV〉100IU/ml的血清进行建库,对模拟样中突变率在5%以上的位点可很好地检出(信噪比〉10)。结论初步建立了高通量测序检测HBV耐药突变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动态监测乙肝病毒耐药区域变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乙型肝炎 高通量测序 PGM 扩增子
  • 简介:目的探讨BMP7腺病毒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抽取羊的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用重组骨形成蛋白7腺病毒(adenovirus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Adeno-BMP7)转染(M.O.I=100)70%-80%融合时的第二代细胞,三天后分别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blot、钙结节染色以及珊瑚和细胞复合物皮下回植。结果在体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Adeno-BMP7基因转染后的BMSCs的物质合成代谢功能活跃;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Adeno-BMP7基因转染对BMSCs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Western-blot检测证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有BMP7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染色表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可形成较大的钙结节。在体内:转染Adeno-BMP7的BMSCs可明显促进新骨的形成,与没转染Adeno-BMP7的BMSCs有差异。结论Adeno-BMP7转染可促进BMSCs的体外成骨定向分化,Adeno-BMP7转染后的BMSCs具有更强的体内成骨能力。

  • 标签: 重组腺病毒 骨形成蛋白7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是婴幼儿心脏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大多数CHD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本文探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运用PCR+Sanger测序技术检测湖南地区180例正常对照组及167例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组中MTHFRSNPC677T多态性。结果MTHFRSNPC677T中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人中为65.27%,正常人群中为44.44%。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先天性心脏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南地区汉族人群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MTHFR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本研究探讨靶向aqp1(aquaporin1)基因的siRNA对K56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设计siRNA,转染K562细胞,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MTF法观察aqpl-siRNA对K562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DNA片段化分析K562细胞凋亡;用RT—PCR半定量检测转染前后aqp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后.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转染24小时后aqpl-siRNAs对K562细胞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aqpl-siRNA转染K562细胞后可见明显的凋亡峰,24、48和72小时的细胞凋亡率持续上升,分别为24.2%、36.1%和42.9%;48小时后aqpl-siRNA组出现明显的DNA凋亡”梯形电泳带”;aqp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aqpl-siRNA转染后24、48和72小时,分别减少了33%、46%和57%。结论:aqpl-siRNA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靶点。

  • 标签: 水通道蛋白I K562细胞 RNA干扰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通过transwell趋化实验,观察经慢病毒转染后过表达CXCR4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cordmesenchymalstemcells,HUMSCs)是否具有更好的迁移作用。【方法】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和培养来源于人脐带华通胶组织中的MSCs。经慢病毒转染,将CXCR4目的基因转染至第3代HUMSCs,并进行免疫荧光、westernblotting检测在HUMSCs中表达CXCR4基因的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进行HUMSCs的趋化迁移试验检测,观察转染CXCR4基因后的HUMSCs迁移能力是否增强。【结果】自脐带分离培养的HUMSCs通过慢病毒转染后,可过表达CXCR4基因。Transwell试验发现,过表达CXCR4的HUMSCs较正常HUMSCs和未转染目的基因的HUMSCs,迁移的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通过慢病毒转染过表达CXCR4的HUMSCs,其趋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

  • 标签: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CXCR4基因 Transwell试验
  • 简介:本研究探讨中药复方当归注射液、马钱子碱、麻黄碱、士的宁对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上述药物的细胞毒作用;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上述4种中药在非细胞毒浓度(IC10)作用下对K562/A02细胞Mdr1基因及P—gP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当归注射液、马钱子碱、麻黄碱作用后,K562/A02细胞中Mdr1基因及P—gP表达降低(p〈0.01),其中马钱子碱组的作用最为显著;而士的宁作用后K562/A02细胞Mdr1基因及P—gP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马钱子碱、麻黄碱能部分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主要与下调K562/A02细胞Mdr1mRNA的表达而导致细胞膜上P—gP的表达量减少有关。

  • 标签: 当归 马钱子碱 麻黄碱 士的宁 多药耐药 K562/A02细胞
  • 简介:【目的】构建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ropathogenicEscherichiacoli,UPEC)的群体感应系统基因qseC缺陷株,分析qseC基因缺失对UPEC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利用3种质粒(pKD46、pKD3、pCP20)组成的Red重组系统对UPECW140菌株的qseC基因进行敲除。通过绘制生物膜生长曲线,对基因缺失株与原始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比较。【结果】PCR检测证实UPECW140菌株染色体上的qseC基因被成功敲除,得到的基因缺陷株命名为UPECW140ΔqseC。与野生菌株相比,基因缺陷菌株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细菌数量增加不显著,吸光度A550值最高为(0.37±0.02),明显小于野生菌株的相应值(1.12±0.02)(P<0.01)。【结论】qseC基因与UPEC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对该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阻断有望为控制尿路感染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细菌生物膜 尿路感染 基因敲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实施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单活胎孕妇3393,对所有入选孕妇的外周血标本进行收集,同时提取其胎儿游离DNA,于制备文库的基础之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妇接受羊膜穿刺检查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随访被检测者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本研究3393例标本中,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者共24例,经知情同意,24例孕妇全部行羊水穿刺检查,12例孕妇的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与NIPT结果显示一致,经孕妇同意,完成了引产或自然流产。本研究3393例标本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出率为0.35%(12/3393),假阳性率为50.00%(12/24)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可用于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检测,由于其较高的假阳性率,临床中仍需做好进一步的产前诊断。

  • 标签: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价值分析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关系是近年来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分析MDS患者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OⅠ和COⅡ是否存在不同于正常组织的突变,这些突变是否为“热点突变”。18例MDS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年龄20—70岁。18例中RA2例,RCMD3例,RAEB7例,AML(MDS转化)5例,MPD/MDS1例。分别提取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颊粘膜细胞的总DNA,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OⅠ和COⅡ的高度突变区,以获得528bp(7181—7709)基因片段,产物经纯化后双向测序,将结果与DNA文库标准序列和患者自身正常组织对应序列比较,对突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8例患者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OⅠ和COⅡ中高度突变区528bp的片段中共发现3个单核苷酸序列突变,分别为7674T—C,7353A—G和7702InsG。前2个突变存在于相同个体的颊黏膜细胞和骨髓细胞,导致编码的异亮氨酸改变为蛋氨酸,蛋氨酸改变为缬氨酸。7702InsG插入仅见于骨髓细胞,导致移码,这可能与MDS细胞突变有关。结论:本研究病例中没有发现文献报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OⅠ和COⅡ“热点突变”,但发现3个新突变,提示mtDNA突变在MDS发病中仍然是一个异质性很大的复杂现象,可能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前期或伴随现象。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 基因突变
  • 简介:本研究探讨多药耐药(mdr1)基因体外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以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体外分离、培养、鉴定MSC;采用具有高效转染非分裂期细胞的慢病毒载体(1entiviralvector,LV)系统将mdr1基因导入BMMSC中;采用RT—PCR和GFP荧光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台盼蓝染色及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MSC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为10,最佳感染率可达80%;Msc表面低表达CD34、HLA—DR、CD31、CD45,高表达CD44、CDl05、CD90、CDl3;GFP荧光表达自72小时开始出现,以后逐渐增强;转染细胞中显示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转染对MSC存活及增殖几乎无影响(P〉0.05)。结论:慢病毒载体可成功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使其mdrl表达增高,转染对MSC存活及增殖基本无影响。

  • 标签: mdr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采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以为科学准确鉴别结直肠肿瘤早期提供支持。方法 纳入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于2020年4月30日/2021年4月30日(开始/结束)的结直肠肿瘤早期患者2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以结肠镜检测为“金标准”,分析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直肠肿瘤检出率情况。结果 采用析粪便SDC2基因检测直肠肿瘤患者为23例,检出率47.92%,与“金标准”检查50%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采用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方式准确性较高,值得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

  • 标签: 粪便SDC2基因 基因甲基化检测 直肠肿瘤早期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的表达特点及APE1与突变型053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1991年至2004年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10例正常肝组织、40例结节性肝硬化组织和103例HCC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分别检测APE1和p53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及KIndependent—SamplesTests检验分析所得结果。结果APE1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HCC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82.5%、10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852,P〈0.01)。正常肝组织APE1仅表达于细胞核;肝硬化和HCC组织中APE1出现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分别为20.0%和53.4%(χ2=20.757,P〈0.01)。不同APE1/p53表达模式的HCC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0,14.481,P〈0.01),APE1异位表达/p53阳性的HCC恶性程度高。结论APE1过表达及异位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PE1异位表达和p53突变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 标签: 肝肿瘤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 突变型P53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方法选取从2000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1日期间在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所有SAD患者 。SAD的病例符合美国的国立神经病、语言机能紊乱和卒中研究所及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协会诊断标准,对照组的选择应用MMSE评分系统。 结果对照组和SAD实验组基因型均以ε3/3最高,但对照组明显高于 SAD 组,为82/98(83.67%)VS44/102(43.14%)(P

  • 标签: 载脂蛋白E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 多态性与散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EGFR基因突变类型及状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共计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均选自2019.01-2020.12。根据是否携带EGFR+,分携带EGFR+(突变组)38例,未携带EGFR+(野生组)52例。采用EGFR基因检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结果:突变组性别、年龄、吸烟、病理与一线化疗客观反应率无关(P>0.05),这与野生组一致。同时,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是较差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标签: EGFR 基因突变 类型 状态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疗效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atatin 样磷脂酶域 3 (PNPLA3)rs738409多态位点在不同人种中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医学等电子数据库获取关于肝细胞癌与PNPLA3rs738409多态位点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10月9日。根据病例的种族和病因学进行亚组分析。由2名研究者独立搜集并对结果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分别以等位基因模型(G vs C)、显性基因模型(GG+GC vs CC)、隐性基因模型(GG vs GC+CC)和1对共显性模型(杂合模型(GC vs CC)、纯和模型(GG vs CC))对rs738409位点与肝细胞癌易感性进行meta分析。 结果 Meta分析显示,除在杂合模型(CG vs CC)遗传状态下的东亚人群外,各遗传模型均显示PNPLA3基因rs738409多态位点与肝癌风险增加有关(P值均<0.05),在纯和模型下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OR=2.687(2.070,3.475)、东亚人群(1.768(1.383,2.259))、高加索人群(5.494(3.351,9.001))。在同基因模型下,酒精性危险因素较其他危险因素更具易感性。结论 PNPLA3基因rs738409多态位点与肝细胞癌相关,尤其是酒精相关性肝癌。rs738409GG 可能是 HCC 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 标签: 肝细胞癌 PNPLA3rs738409 基因多态性 Mate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