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对婴幼儿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之间,在医院出生的90例婴幼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婴幼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5例婴幼儿,采取标准化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对两组婴儿在不同的照护方法下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不同方法对婴儿进行的各项发育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根钛制弹性髓内针(TEN)治疗幼儿(1-2)岁股骨骨折的应用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6月~2014年06月期间我科对收治24例幼儿股骨干骨折,应用单根钛制弹性髓内针(TEN)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平均住院天数5.3天,骨折愈合时间4~6周,术后3~5个月拔除髓内针,平均6~7周下地完全负重,未发生明显肢体短缩、过度生长、感染、断针等并发症,无内固定失败、不愈合、延迟愈合,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应用单根钛制弹性髓内针(TEN)固定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幼儿股骨骨折值得推广的方法.关键词单根肽制弹性髓内针;股骨骨折;幼儿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18-02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联性评价。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有喘息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0例。其中对照组中的婴幼儿无喘息、哮鸣音;而实验组中的婴幼儿有喘息、哮鸣音。①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比较两组婴幼儿的RSV的IgM抗体阳性率;②分别对两组婴幼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检测范围为有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看是否有婴幼儿有过敏史。结果在本研究中,①实验组患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而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儿对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过敏与婴幼儿喘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简介:[摘要 ] 目的 总结 10kg以下简单先心病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 (ECC)预充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自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6月 88例简单先心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 ,术前均使用进口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宁波菲拉尔婴幼儿血液微栓过滤器、天津塑料研究所婴儿 B管道、意大利血液过滤器 HEMOFILTERS( BLS803),预充液:乳酸林格氏液、悬浮红细胞(库血)、 20%人血白蛋白、 20%甘露醇、 5%碳酸氢钠。常规洗涤库血。术中常规超滤。结果 ECC时间 20-12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 8-110min( 2例未阻断),心脏自动复跳 84例,电除颤心脏复跳 2例,未阻断 2例,术中转流平稳,均顺利停机,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合理的预充及血液稀释和超滤技术的应用对婴幼儿 体外循环直视手术转流有着重要意义和保障。使转流早期平稳过度,提高了体外循环转流整体过程管理的效果。减少了体外循环转流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增加了患儿术后顺利恢复。
简介:目的研究婴幼儿心脏手术CPB前后丙二醛(MDA)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A组)15例,pH组(B组)15例。于CPB前和CPB结束后0,1,3,24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ml,测定血清MDA和cTnI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清MDA和cTnI浓度均于CPB后明显升高(P〈0.01);在CPB后,B组血清MDA和cTnI浓度高于A组(P〈O.01);B组血清cTnI和MD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氏0.01)。结论先心伴pH患儿CPB后血清MDA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先心不伴pH的患儿。氧自由基在CPB后心肌缺廓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儿56例临床资料,年龄1~12月,治疗前行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排除肺炎、支气管炎、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心功能损害的疾病后,予患儿口服普萘洛尔,起始剂量0.5mg/kg/d,分2次口服,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则随着年龄和体重增长,逐渐将普萘洛尔加至足量1.0~2.0mg/kg/d,年龄≤2.5个月患儿1.0mg/kg/d,>2.5个月患儿2.0mg/kg/d。每半月复诊一次,动态观察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医疗数据,将照片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比较分析,按照Achauer等分级评价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疗效。结果56例血管瘤患儿中,54例(96.4%)在用药1周内出现瘤体颜色变浅、质地变软或缩小。普萘洛尔治疗9个月后,疗效评定为Ⅳ级的共24例(42.9%),Ⅲ级14例(25%),Ⅱ级13例(23.2%),Ⅰ级5例(8.9%)。9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包括嗜睡3例、胃食管反流2例、尿量增多2例、哭闹多汗1例,肢体末端温度降低及低血糖1例,所有病例均出现轻微的心率及血压降低,不影响治疗进程,并可自行调整。停药后4~5月,有2例患儿复发,复发程度较轻,再次治疗仍然有效。结论普萘洛尔在1.0~2.0mg/kg/d的治疗剂量范围内,对大多数患儿具有快速稳定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测试时间对婴幼儿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听力诊断检查的新生儿共计90例,根据新生儿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B、C三组,三组新生儿均进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测试,对比不同时间对于不同新生儿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及实际使用时间的情况。结果A组不同测试时间的测试结果完全一致;B组、C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整体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测试所需平均检查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C组患儿在60s测试中所使用的平均检查时间要少于600s测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BR中采用60s测试能够缩短诊断的时间,使患儿尽快进行干预治疗,提高了临床的检查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25-(OH)D3水平和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7.02.01日至2017.09.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期患儿(观察组)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25-(OH)D3水平、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以及维生素D制剂补充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25-(OH)D3水平(24.26±19.64)nmol/L更低,血25-(OH)D3缺乏及不足率更高(46.00%、36.00%),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38.00%)、维生素D制剂正规补充的比例(42.00%)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25-(OH)D3水平越低,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就越高,需要合理补充维生素D制剂,多参与户外活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头孢丙烯治疗,研究组采用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参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7.5%,对比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参照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对比P>0.05。结论采用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而且联合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用无明显差异,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MPCNL治疗的婴幼儿及儿童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27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7例。患儿年龄5~48个月。27例患儿中,右肾结石合并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6例,左肾结石合并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肾结石最大直径为1.1~2.4cm,合并输尿管结石最大直径为0.6~1.0cm。结果27例患儿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0~70min。术后复查腹部平片,25例患儿未见结石残留,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2.59%。术后发热3例,所有患儿均无周围脏器损伤、胸腔积液、肠道损伤、感染性休克、大出血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肾脏切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输血,无低钠低钾血症发生。结论MPCNL治疗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有效性的表现。方法:以医院儿童保健科2022一整年中200例接受保健护理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抽签法的运用下,对分出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提供常规保健护理与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比较双方生长发育和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生长发育和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在相关指标中的数据差值还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提供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模式,为婴幼儿健康茁壮成长提供有利条件,降低婴幼儿在成长中患上肥胖症,营养失调症,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过多症等疾病的概率,因此该护理模式具有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我的孩子眼睛视力是好的、正常的”,“我的孩子没有近视,干嘛要预防”,“我们视力正常,我们在看看”,在现实的近视预防科普宣传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实际上由于智能电子产品普及为主要至近视眼因素等多位点原因,幼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高发生率、低龄化、重度化问题越发严重,已经受到权威组织的关注,并出台各种《办法》而实际作用不大。当然本文所指的“作用不大”不是指一人、一班、一校或一个区域的“作用不大”,指的是全社会关于幼儿、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作用不大”。导致这种作用不大的主要因素是家长意识不强,对近视这种隐形病患感觉不强,也对“近视只可预防、不可治愈”没有感觉。未来用眼环境和用眼要求会越来越强,本文以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光学生物学测量数据分析幼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发生进行科学预测,希望通过预测唤醒更多家长对孩子眼睛健康的关注、增强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