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不同阶段的患者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回访,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医疗质量,降低种植失败风险,减少医患纠纷。方法:结合医院病历系统的信息,构建和完善建网络回访平台信息内容,针对种植修复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的患者进行短信随访,对复诊患者实行就诊人次计数形式,优化服务于口腔种植患者。结果 信息化回访平台实施前(2021年1-5月)与实施后(2021年6-10月)抽取18岁及以上60岁及以下222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根据四个时间阶段复诊患者进行就诊人次统计,结果显示基于信息化回访平台实施后(观察组)高于实施前(对照组)的复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信息化回访平台提醒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复诊时间,从而提高就诊依从性,满足了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需求。
简介:【摘要】 目的 构建临床带教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并验证其在提升护生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认同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二病区的护生12人作为实验组,采用临床带教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选取2019年-2020年的护生13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填写护士执业价值观测评量表及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使用SPSS26.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职业价值观测评量表及职业认同量表总分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有益于增强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并运行,为制订疫情防治与控制策略提供框架。方法: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科学、精准研究护理人员在新冠肺炎防治与控制中采取的防护控制措施,重点涉及合理统筹医疗资源、系统开展应急演练、多维系统培训、完善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临床护理质量监控。结论:从2020年1月20日至2022年7月, 某院疫情防控保持“治愈率100%”、”医护人员零感染”、“院内感染零发生”的记录。结论:以人、物、训、制为核心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医疗救护体系,可以有效应对疫情、保障患者的妥善救治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护理风险预警模型,评估应用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文献回顾,结合急诊PCI术的临床观察重点,初步构建护理风险事件为猝死发生、出血危险、深静脉血栓形成、非计划性拔管四种类型,制订护理评估量表并实施相应的预防策略,匹配专科的护理内涵。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诊断为AMI行急诊PCI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病情观察,备好急救设备与药品及健康教育等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通过评估量表进行相应的危险分层并落实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猝死发生、出血危险、深静脉血栓形成、非计划性拔管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对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方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38例血常规检验样本,以2021年11月为分界点,2021年1月-2021年11月对出凝血常规检验进行常规管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行质控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失控事件发生率,以及检验项目所占失控比例,并总结出凝血质控失控原因。结果 质控管理模式下,失控事件发生率为2.63%,低于常规管理下的18.42%(P<0.05);凝血酶原时间失控次数3次,占比3.95%,其次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和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63%。结论 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对降低失控事件发生率,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有正向积极作用,值得血常规检验人员引起高度重视,落实标准化操作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病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的构建及其应用,以提高病人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00名PICC带管出院病人的护理记录,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构建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指标包括感染率、管道堵塞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初步构建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显示,经过专业护理团队的管理,PICC带管出院病人的感染率降至2%,管道堵塞率降至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针对PICC带管出院病人构建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是有效的,可以作为评估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要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中医智能健康护理管理需求模式问卷,观察其在慢病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组慢病患者80例列为观察对象,入组后,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组(两组,每组40例),一组观察组构建中医智能健康护理管理需求模式问卷,并展开针对性护理,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护理观察总依从率对比,观察组(97.50%),对照组(82.50%),(P<0.05)。结论:构建中医智能健康护理管理需求模式问卷,将其引入慢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提升患者的遵医率,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作用显著,值得实践、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案进行研究,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通过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其中患者数量为64例,通过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比较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患者进行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其中普通组患者术中、术后出现血栓的出现率分别为6.25%、9.37%,整体出现率为15.62%。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血栓出现率情况为 6.24%,经比较,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深静脉血栓的不良情况,效果较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结合该综合性医院药学部的情况,制定全面的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框架。实验被划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行前的时期(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共收集到112名病人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信息,第二部分则是实行后的时段(自2021年1月起至2022年1月止),共计收到了127位病人的类似资料。主要关注关键指标,包含麻醉精神药品的分配和保存标准、处方的轮换周期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处方相关问题的出现频率。结果: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的分配和储存的标准分数均高于实行前(P<0.05);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的每个季度的轮换期和平均轮换期均短于实行前(P<0.05);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相关问题的发生概率小于实行前(P<0.05)。结论:构建和实行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提升药品发放与保管的规范性,缩短处方周转时间,并减少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发生,进而保障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以"四时调摄"为基础的中医老年疾病管理体系构建策略和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100例老年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以"四时调摄"为基础的中医老年疾病管理新体系,然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老年疾病患者的治疗活动中充分落实"四时调摄"中医老年疾病管理新体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有效优化,充分落实各项体系内容,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使其疾病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所以这种以"四时调摄"为基础的中医疾病管理模式更值得推广和应用,使其体系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为老年患者健康生活提供必要条件。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抽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 30 例急性腹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便于临床研究的顺利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思路构建,并施行相应的护理方案。本研究将通过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护理前后各部位疼痛评分,验证护理思路构建在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通过对患者护理前后得到疼痛评分和满意度差异进行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后发现,患者护理后右上腹、左上腹和中腹部等部位疼痛评分均要低于护理前, P ﹤ 0.05 。结论: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症状,通过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明确,从而构建针对性的护理思路并施行,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根据术后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n=52)和非感染组(n=98)。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Nomogram模型的内部验证及预测效能分别用校正曲线、决策曲线评估。结果 感染组患者贫血比例、阴道镜检查次数>2次比例、手术方式开腹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天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分析所得危险因素:手术方式、贫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阴道镜检查次数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Nomogram模型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预测的C-index 为0.812 (0.736 - 0.888)。观测值与预测值较统一。Nomogram模型的阈值>0.15,所提供的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各单一因素。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较好,可为临床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