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成人颈椎块干骨标本的形态学测量,选择安全、稳定的进钉途径。方法:测量颈椎块上关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块上关节面的长径、前后径;块上关节面长径与矢状面的夹角、神经根通道与矢状面的夹角;块高度。结果:块上关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C3~C6数值较为接近(48.4±8.3~5372±5.9),C7数值较大(62.7±5.4);块上关节面的长径C3~C7逐渐增大(10.7±1.0~12.0±1.2),成线性关系;前后径C3~6数值接近,C7最短;块上关节面长径与矢状面的夹角48.8±4.6~50.0±3.7;神经根通道与矢状面的夹角59.4±5.5~62.9±4.7。结论:经颈椎块内固定,理论上的最佳进钉途径应当是与块上关节面长径平行,钉长不宜超过12mm,进钉点应靠近块的内侧缘。保持以上进钉角度和进钉深度不会伤及神经根和椎动脉。

  • 标签: 临床应用 侧形态学 形态学测量
  • 简介:小腿前血供差,损伤后极易造成局部软组织全层坏死或胫骨外露,使创面修复较为困难.小腿三头肌由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内外侧头构成,其血供足、肌腹扁阔,转移后可覆盖小腿前的任何部位.笔者单位利用小腿三头肌肌瓣转移、肌瓣表面植皮的方法修复小腿难愈创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腿三头肌 肌瓣 小腿损伤 创面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颗粒骨及结构骨植骨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假体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颗粒骨或/和结构骨植骨技术对16例人工髋关节股骨假体进行了翻修,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片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1.7分提高到术后82.6分,术后优良率为达87.5%;9例患者无假体松动及下沉;余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假体下沉,下沉的高度低于0.5~1cm;所有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的症状,无需再次翻修术。结论进行有效骨缺损修复,成功地重建股骨近端的骨结构是人工髋关节股骨骨假体翻修的关键。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颗粒骨 结构骨 翻修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份至2017年2月份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锁骨骨折合并同肩胛骨骨折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其中A组的4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对骨折一进行石膏固定包扎,一个月后开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B组施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先用解剖钢板固定锁骨骨折部位,再另行手术切口,用解剖钢板固定肩胛骨骨折部位,术后进行悬吊保护,1周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的治疗效果,有无出现后遗症或不良反映。并于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和功能影响。结果A、B两组患者在分别施行不同的治疗后,A组患者有4例出现患肩关节活动受限,2例伴有疼痛,4例存在一定的骨折愈合畸形,合格率为75%;B组患者有1例存在患肩关节活动受限,1例出现疼痛,无1例存在骨折愈合畸形,合格率为95%。A组与B组比较χ2=6.2745,P=0.01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在手术后无一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钢板松动或神经损伤。结论临床治疗锁骨骨折合并同肩胛骨骨折,采用开放性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佳,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合并 肩胛骨骨折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后入路手术治疗和前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4.76%vs28.57%,P<0.05)、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95.24%vs80.95%,P<0.05)。结论后入路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有效途径,具有安全可靠、有效高、预后好等优势。

  • 标签: 后侧入路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效果
  • 简介:患者,女性,73岁。因"髂动脉瘤进行性增大2年余"于2015年9月14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髂总动脉瘤,CT示最大直径达4cm,未予特殊治疗,因复查CT测得瘤体最大直径为6.2cm入院。查体右下腹可扪及搏动性包块,移动度可,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双股动脉搏动良好。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硬化及心血管老龄退行性改变;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示腹主动脉硬化及高度迂曲,双髂总动脉瘤,

  • 标签: 髂总动脉 髂动脉瘤 阳性体征 主动脉硬化 移动度 搏动性包块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拇指尺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拇指尺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8例19指。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平均12个月,外形、功能、感觉均较满意。结论拇指尺背逆行岛状皮瓣血管恒定,可重建指端感觉,不牺牲主干血管,供区可直接缝合,适合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指端缺损: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运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收治的 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运用单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 92.5%,对照组为 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7.5%,对照组为 2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手术时长、手术愈合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运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加快治疗、恢复速度,提升治疗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治疗效果更有保证。

  • 标签: [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侧钢板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我科对20例因正中神经损伤导致拇指丧失对掌、外展功能的病例,行尺腕伸肌腱加掌长肌腱转位重建拇指外展、对掌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尺侧腕伸肌转位 重建 拇指外展 对掌功能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腔镜腋下入路经肌间隙单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 24例行腔镜腋下入路经肌间隙单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16例为甲状腺腺瘤,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均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时间(56±12.2)min;术中出血量(6±0.6)mL,术中显露喉返神经18例,喉上神经9例。术后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颈部彩超无颈内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住院时间 2~3 d。术后第1dVAS疼痛评分0~1分,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对术野区感觉无异常,美容效果好。结论: 腔镜腋下入路经肌间隙对于单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内窥镜 腋下 颈部肌间隙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分析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4例单肾脏发育不良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患有该病症的儿童在临床上的病理表现、影像检查、诊断过程、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护理。通过对64例案例的分析,从而总结出科学的可供操作实践的临床诊疗方案。

  • 标签: 儿童 发育不良肾 输尿管异位开口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中,肩锁关节脱位较为常见,而外伤所致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同喙突骨折临床少见,国内外文献报导很少,相关诊断和治疗也缺乏研究。我院近期收治外伤所致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同喙突骨折1例,通过此例病案的诊治,总结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AIS)患者凸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探讨骨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与脊柱凸的骨量降低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A 组:对照组(先天畸形)10 例;B 组:病例组(AIS)10 例,在手术中取患者凸的下关节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检查,观察CD3、CD4、CD8等指标。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CD3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下关节突染色的CD3 为阳性。CD4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下关节突染色的CD4 为阳性。CD8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下关节突染色的CD8 为阳性。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结果显示凸下关节突的CD8 和CD4 染色阳性。结论 AIS患者顶椎区域的骨组织中发现了炎细胞浸润,与生物力学相互作用,促进了脊柱凸的进展,是影响AIS自然进程的另一因素。

  • 标签: AIS 顶椎 凸侧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对髋关节再骨折危险因素,旨在降低再骨折发生概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再次骨折情况分组,观察组纳入32例术后发生对髋关节再骨折患者,对照组3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对髋关节再骨折;探讨患者术后对髋关节再骨折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对髋关节再骨折与年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高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是造成对髋关节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是造成对髋关节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髋关节骨折 对侧髋关节 再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单唇裂一期修复术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最常用各种新术式仍然是在Millard的旋转瓣和推进瓣基础下修复唇裂畸形,其创新性和灵活性让唇裂修复术不断发展进步。这篇文章深入研究了Millard旋转推进技术,并回顾基于旋转推进技术改良的Mohler法和梯度旋转下降法,比较改良术式的创新点,讨论改良技术较传统术式修改的进步点。

  • 标签: Millard旋转推进瓣法 Mohler法 梯度旋转下降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双钢板内固定在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7月接收的80例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单钢板内固定术与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

  • 标签: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双侧钢板内固定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