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50例颅脑肿瘤患者(2021.06-2022.08)深入分析,均分别采用普通增强扫描、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对比诊断效能。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肿瘤信号、边缘情况、肿瘤血供诊断中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颅内肿瘤病变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诊断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下手法松解术(MUA)联合局部封闭、功能锻炼治疗冻结肩(Neviaser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接收的56例冻结肩(Neviaser3期)患者纳入研究,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UA治疗,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肩关节ASE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ASE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肩关节ASES评分均上升,其中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MUA联合局部封闭、功能锻炼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好,有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50例颅脑肿瘤患者(2021.06-2022.08)深入分析,均分别采用普通增强扫描、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对比诊断效能。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肿瘤信号、边缘情况、肿瘤血供诊断中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3D容积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颅内肿瘤病变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诊断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承德地区身高偏矮儿童IGF-1、IGFBP-3水平与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关系,为监测及改善儿童身高提供参考依据,减少矮身材的发生率。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儿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9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身高分为身高正常组、身高矮小组和身高偏矮组,分别测定三组儿童IGF-1、IGFBP-3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身高矮小组和身高偏矮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及BMI均低于身高正常组;身高矮小组和身高偏矮组儿童的血清GH、IGF-1、IGFBP-3水平均低于身高正常组,但三组血清GH、IGF-1、IGFBP-3水平总体分布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三组儿童的血清IGF-1等级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儿童的IGF-1水平显示均与各自身高、体重、BMI呈正相关(P<0.05);GH与与各自身高、体重、BMI无显著相关性(P>0.05);儿童血清IGF-1水平与骨龄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638,P<0.01)。 结论:承德地区身高偏矮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落后与IGF-1水平关系不大。人的最终身高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R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通过3R强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干预满意度,改善其精神行为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R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通过3R强化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干预满意度,改善其精神行为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3例副鼻窦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CT及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帮助了解其影像表现、病理学基础、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副鼻窦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CT及MRI表现。 结果 3例均位于筛窦,其中2例位于前组筛窦,1例位于后组筛窦。3例均呈椭圆形,邻近骨质破坏不明显,未见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CT上2例呈均匀的等密度,1例病灶较大,其内密度不均,增强后呈花环样强化。MRI上呈不均匀的稍长T2、T1信号,其内可见迂曲的血管流空影,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D型。结论 副鼻窦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主要是有血管流空影和早期明显强化的血管源性肿瘤,邻近骨质破坏不明显,病灶较大时容易发生出血。MRI结果与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是显示和诊断副鼻窦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最佳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中采取3D打印及导航技术辅助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发现,单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治疗有效率为73.33%、住院时长为(13.15±2.54)d、手术时长为(296.54±24.54)min,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单独组住院时长为(8.89±1.81)d、手术时长为(183.47±16.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时采取3D打印以及导航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伤口暴露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G3BP)和骨桥(OP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G3BP和OP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G3BP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3%,它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z=-2.283,P=0.022);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O.05);G3BP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OP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X^2=10.766,P=0.005)及淋巴结转移(Z=2.289,P=0.022)有关,而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P〉O.05);OPN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P=0.000)。(3)G3BP蛋白和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B=0.376,P=0.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G3BP和OP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