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亚段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行经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肝亚段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检测栓塞治疗前后肝功能、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应用Karnofsky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以1~3年生存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0d死亡率为1.89%.51例(96.23%)患者Karnofsky评分术后增加10分以上,生存质量提高.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66.04%、43.40%.肝功能改善,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降低.结论: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亚段动脉栓塞治疗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
简介:目的:对比和分析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72例肾囊肿患者行超声介入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聚桂醇组(n=39)和无水乙醇组(n=33)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分别注入聚桂醇注射液和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聚桂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和97.0%(32/33)。治疗过程中,聚桂醇组5例诉轻微胀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5/39),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10例短暂刺激性腹痛和5例持续性腹痛、醉酒样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5.5%,15/33)(P〈0.05)。术后6个月随访,聚桂醇组治愈率82.1%(32/39),与无水乙醇组治愈率81.8%(27/33)相仿;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径〉8cm肾囊肿的治愈率为56.0%(14/25),显著低于≤8cm肾囊肿的治愈率100%(47/47)(P〈0.05)。结论:聚桂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与无水乙醇相仿,其优势是硬化剂可保留在体内,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囊肿大小是影响硬化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超滤技术是用于截留液体中目标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采用世界先进的切向流超滤浓缩技术,分别使用超滤膜包和中空纤维柱对流感病毒(H 3 N 2 亚型)超滤浓缩成倍体积,测定血凝价HA。结果HA成倍增加,废液 HA 呈阴性,病毒回收率达 100 %。结果表明,两种超滤系统各有优缺点,适用于流感病毒抗原的浓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 2018 年 8 月起,至 2020 年 8 月共搜集病例资料 88 例, 将以上耳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44 )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而实验组(n=44 )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利 用TEQ 评分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再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 TEQ 评分差异并 不显著( p > 0.05 ) ,治疗后实验组( 10.2±3.8 )显著低于对照组( 13.3±4.2 ) , t=9.433, p < 0.05;对比治疗有效率,实验组 42 例(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 35 例(79.55%) , X2=10.231, p< 0.05。结论: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 明显好于鼓室内注射效果,即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患者耳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当加以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肝囊肿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过程中引流液染有胆汁的肝囊肿患者9例,均行囊腔造影,3例引入留置导管后即抽吸出浅绿色黏液样液体,3例抽净囊液后稍加负压即抽出浅绿色液体,2例注射无水酒精15min后抽出浅绿色浑浊液体,1例置管后持续抽吸出浅绿色黏性液体。结果:5例改变操作技术(抽吸囊液及注射酒精时轻柔缓慢、勿加压)、3例调整导管位置、1例延长留置导管引流时间(10d)后,胆汁性引流液消失,继续硬化治疗。结论:肝囊肿穿刺置管后出现胆汁性引流液可能与囊内压改变、囊壁损伤和侧孔位置不当有关,应经导管行囊腔造影,确认无胆管显影,通过消除负压吸引、加压注射,调整导管位置及盘曲张力,延长引流,待引流液胆汁消失变清亮,再继续行囊腔硬化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工作人员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新冠病毒肺炎流行高峰期采用 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宝山区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评分。结果共调查了 613 医院工作人员。其中焦虑自 评量表评分(41.02± 9.27)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40±11.94)分,SAS 和 SDS 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 均< 0.05)。女性、 本科及以下学历、临床护理岗位、平时身体状态差等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充分了解医院医护人员心理情况,关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适时干预。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42例医源性股动脉PSA患者根据瘤体大小、瘤口大小、瘤颈长短、瘤颈部血流速度及患者情况,选择局部压迫法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进行治疗。结果:19例瘤体体积及瘤口直径较小、瘤颈长度较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全部成功压闭;23例瘤体体积及瘤口直径较大、瘤颈长度较短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法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1或2次,瘤腔成功闭合。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法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PSA安全实用,可作为经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术所致医源性PSA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到达卵圆孔。注入稀释对比剂观察其分布及弥散范围,注射2%利多卡因0.2ml行试验性治疗,后缓慢分次注入2%阿霉素液,每次0.1ml,共0.3-0.5ml。结果: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穿刺到达卵圆孔。术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88.5%(23/26),6个月及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0.8%、73.1%。并发症少且较轻。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术治疗具有微创、经济方便、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效果佳及可重复性的优点,不失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有效的可行性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视频录像对ICU病人家属心理安抚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由我院接收的160例ICU病人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视频录像干预,比较两组ICU病人家属心理安抚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ICU病人家属的焦虑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降低,数据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视频录像可显著减少ICU病人家属心理焦虑,改善睡眠质量,起到了安抚家属心理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小鼠区域性局部皮内和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后瘤周淋巴结PET/CT成像的差异,评估^18F-FDG在肿瘤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4T1原位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模型,区域性局部皮内和次日静脉注射^18F-FDG,进行小动物PET/CT显像,对淋巴结摄取^18F-FDG较高者隔日再行瘤周局部皮内注射锝硫胶体(technetiumsulfurcolloid,99mTc-SC)后行小动物SPECT/CT成像。显像完成后,取淋巴结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上皮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局部皮内注射时,有微转移的小鼠瘤周淋巴结摄取^18F-FDG异常增高,ID%/g值为19.2±2.0(n=2),显著高于对照(自身对照时对侧淋巴结;ID%/g值为6.8±0.4)和无转移小鼠(ID%/g值为7.2±0.4)相同位置淋巴结(P〈0.001)。静脉注射时,未发现任何小鼠淋巴结摄取异常增高(ID%/g值为2.5±0.5;P=0.870)。局部皮内注射^99mTc-SC时,可观测到多个腋淋巴结,其中1个瘤周淋巴结与^18F-FDG高摄取淋巴结位置相吻合。H-E染色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18F-FDG高摄取的淋巴结为发生微转移的淋巴结。结论:区域性局部皮内注射^18F-FDG能定性前哨淋巴结,比静脉注射法早期发现肿瘤微转移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