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月进行,共入组观察对象40例,均为老年慢阻肺患者,以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该4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观察予以案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再对患者进行1年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老年慢阻肺患者给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1年期随访,40名老年慢阻肺病例中未出现病情复发病例。结论:自卑孤独、焦虑紧张、依赖性强是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主要心理特点,针对此情况,研究提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面情绪影响,树立积极、健康的医护心态,进而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预防病情复发,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月进行,共入组观察对象40例,均为老年慢阻肺患者,以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该4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观察予以案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再对患者进行1年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老年慢阻肺患者给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1年期随访,40名老年慢阻肺病例中未出现病情复发病例。结论:自卑孤独、焦虑紧张、依赖性强是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主要心理特点,针对此情况,研究提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面情绪影响,树立积极、健康的医护心态,进而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预防病情复发,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50岁组72例和〈50岁组48例.比较两组入室时、入室30mm后、60mm后、90mm后、120mm后、150mm后和术后2h的体温.结果〈50岁组入室后各时段体温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入室后90mm、120mm和150mm体温低于入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室时、入室后30mm、60mm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入室后90mm、120mm、150mm和术后2h体温均高于≥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50岁组,≥50岁组在术中发生体温过低的风险更高.在常规保温处理的基础上,宜针对年龄稍大患者,强化体温监测和护理.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船传染病患者救护特点及护理组织与管理。方法分析医院船传染病患者救护特点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立培训小组,从临床实际出发制订并完善工作流程,严格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为传染病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治疗与护理。结果所有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技能及流程考核合格率为100.00%。接诊患者2208例、住院患者113例,医疗救援中筛查出传染病患者38例,转运到医院船的肺结核患者18例,均未发生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在执行救护任务中医护人员实现了"零感染"。结论对医院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救护工作中规范传染病工作流程,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应对传染病的临床防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样本共计60例,纳入范围均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回顾性分析,观察样本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60例样本中有30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0.00%;其中梗阻时间低于4小时的样本共计5例,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33%;梗阻时间超过4小时的样本,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1.67%。结论:急诊PCI开展越早对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而言具备关键作用,同时通过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样本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高危因素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0-2022.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50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感染病原菌特点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结果:2504例患者发生7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0%。75例感染患者培养出79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革兰阴性菌、真菌。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感染发生和高龄、合并基础病、手术时间长、无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导致感染的因素繁多,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简介:摘要:新生儿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血管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新生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穿刺的护理特点,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指导。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回顾了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现状、优缺点及相关的护理策略。研究方法部分,我们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选取新生儿患者,分别采用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进行输液,并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家长满意度等。结果显示,头皮静脉穿刺在初次穿刺成功率、操作简便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能增加头皮血肿的风险。四肢静脉穿刺虽然初次穿刺成功率稍低,但长期留置的稳定性较好,且并发症相对较少。讨论环节中,我们深入剖析了两种穿刺方式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强调了个体化选择的重要性。综合分析,临床应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宜的静脉穿刺部位,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进行分析和调查,并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 71例 (82.56%),预后不良组患者 15例 (17.44%);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病史、烟酒史、昏迷时间、血碳杨血红蛋白饱和度、脑电图有无异常、 CO暴露时间、头颅有无异常、 GCS评分、 LDH、 CK-MB及中毒程度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危险的相关影响因素 (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昏迷时间、CO暴露时间及头颅有无异常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OR> 1,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低龄人工流产心理特点探讨未婚先孕性态度、性健康知识及两者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80例低龄女性为对象,采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其心理特点,并通过一般资料问卷、性态度量表及性知识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两者间关系。结果:80例低龄人工流产女性焦虑、抑郁评分均值分别为(51.61±6.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