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鼻胃管与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3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传统鼻胃管组(149例)及经胃镜放置鼻空肠管组(151例),两组均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返流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鼻胃管营养组13例患者发生返流(8.7%),鼻空肠管组无返流患者;鼻胃管营养组有61例发生肺部感染(40.9%),鼻空肠管组有31例发生肺部感染(20.5%),鼻胃管组的平均ICU住院时间为79.1小时,而鼻空肠管组患者的平均ICU住院时间为67.3小时。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较传统鼻胃管而言,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同样可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且鼻空肠途径的肠内营养可减少患者返流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ICU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对肝硬化肝内结节诊断及癌变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硬化患者,回顾性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肝硬化肝内结节诊断及癌变早期的价值。100例病例采用GESigna1.5T核磁共振仪进行诊断,均以脂肪抑制T2WI和横轴位T1WI平扫,后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做动态图像处理。另选取5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DC值等。结果100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肝硬化肝内再生结节,具体分为两种其一大结节,其二小结节;同时100例患者中50例经诊断确诊为肝癌患者。且ADC值等均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RI对诊断肝硬化肝内结节及早期癌变准确性高,有利于区分疾病类型,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中。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以及泮托拉唑用于胃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胃溃疡的患者90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本组患者分为三组,即治疗组1、治疗组2和治疗组3,各有病例30例,治疗组1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2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3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2、3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3.33%和90.00%。各组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3对于腹胀的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对于嗳气的缓解效果明显较其他两组好,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以及泮托拉唑对于胃溃疡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相比之下,奥美拉唑用于本病治疗产生的副作用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作为胃溃疡临床药物治疗的首选。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困难气道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预计为困难气道需全麻手术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表面麻醉基础上,右美托咪啶组(Dex组,n=15例)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10min泵完,0.5μg·kg^-1·h^-1维持);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3例)泵注生理盐水,泵注方法同Dex组。术中监测并记录基础值、置人纤支镜前1min及此后每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行RSS评分、纤支镜置入评分、插管评分。结果:Dex组RSS评分较Control组高(P〈0.05),纤支镜置入评分、插管评分等均优于Control组(P〈0.05),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较Control组小(P〈0.05),两组患者Sp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可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无呼吸抑制,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和手术前后的胸腰疼痛情况,随访6个月后,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患者伤椎畸形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1.71±0.74)d短于对照组的(4.43±1.86)d,术中出血量(109.32±38.54)mL少于对照组的(204.65±62.71)mL,术后VAS评分(3.72±0.74)分低于对照组的(5.64±1.59)分(P<0.05);组间治疗前后的后凸畸形Cobb角和椎体高度丢失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椎体高度丢失、后凸畸形Cobb角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均可有效矫正伤椎畸形,但前者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颅内压检测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通气、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等五项急救技术在危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以实施全面规范培训五项急救技术前后的408例和624例院前急救的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事故现场抢救情况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从接到呼救电话到抵达事故现场所用的反应时间分别为(11.0±0.9)min、(10.4±1.3)min,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9&5.0,P〈0.05),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4&2.45,P〈0.05)。结论:全面规范培训通气、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等五项急救技术可提高危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好转率,减少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和诊治的864例妇女,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然后分析TCT检测结果、HPV-DNA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的关系,并对TCT检测、HPV-DNA检测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864例妇女中,两种检测方法中TCT和(或)HPV-DNA阳性的患者共有213例,213例阳性对象的病理检查结果为正常或宫颈炎患者42例,CINⅠ期患者60例,CINⅡ期患者55例,CINⅢ期48例,浸润癌患者8例;TCT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一致性系数为0.724,HPV-DNA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一致性系数为0.735,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单独检测TCT或HPV-DNA指标的准确性,HPV-DNA指标单独检测的准确性高于TCT检测的准确性,TCT、HPV-DNA及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91和0.941。结论TCT、HPV-DNA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关键词宫颈癌;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2月份在本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36例患儿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七氟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L组,20例),米库氯铵组(M组,16例)。L组保留自主呼吸,M组静脉复合麻醉后控制呼吸,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外科医生一次置镜成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前(T0)、置镜时(T1)、异物取出即刻(T2)、出手术室(T3)各时间点的MAP、HR、SpO2、PETCO2的变化,以及T2点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屏气、呛咳及术后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M组相比,L组在T1-T2时刻MAP、HR增加幅度较小(P<0.05);术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5.7±2.5vs10.7±7.8,P<0.05);术中屏气、呛咳的发生率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T2时刻PaO2和PaCO2及外科医生一次置镜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麻醉诱导时间相对较长。结论在七氟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安全有效,且麻醉苏醒迅速,气道并发症低,尤其适用于主
简介: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至2009年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IABP联合CRRT(CRRT组)31例或床边血液透析治疗(HD)(HD组)21例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CRRT组抢救成功12例,死亡率为61.3%;HD组抢救成功3例,死亡率90.5%(P〈0.05)。两组在出血、下肢缺血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时,CRRT是首选透析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含量变化在诊断及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d和3d检测两组血浆DD、hs-CRP、IL-6、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DD、hs-CRP和IL-6的血清浓度在手术后1d及3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研究组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动态检测血浆DD、hs-CRP和IL-6的含量在下肢骨折术后DVT的早期诊断及预防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以及心功能检测指标。结果两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LVDd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BNP水平以及LV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